(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查古籍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味辛微寒。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殺禽獸賊鼠。生池澤。(即齊蛤)喧撈泥浦。巧類刀裁。夜侵燈影。寒孕珠胎。瓊研粉細。紫吐唇開。短長狹正。眾體兼該。
元稹詩。泥浦喧撈蛤。蘇頌曰。多生沙泥中。張詩。夜蚌侵燈影。埤雅。蚌孚乳以秋。
其孕珠若懷妊然。謂之珠胎。蘇恭曰。殼煉粉得火良??灼街僭姟缶曰茨献洗街?。李時珍曰。其形像刀。其類甚多。長短斜正。性味功用皆同。傅咸賦。體該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