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思考中醫(yī)》 (1)脾之造字

    要研究脾中的道道,不妨還是先從文字起,看這個脾的造字。五藏的造字我們前面已經(jīng)部分的討論過,這是很有意思的。像肝的造字,肺的造字,腎的造字。你認(rèn)真琢磨進(jìn)去了,就能夠感受到它理趣無窮。以脾的造字而言,左邊的這部分與其他各藏(除心以外)都是共同的,都用月。講月我們應(yīng)該想到四六同居,月肉同旁。前面跟大家談脈的時候,曾經(jīng)指出《康熙字典》的一個錯誤,這個說法看來不完全,應(yīng)該檢討。討論“月”大家始終應(yīng)該記住它的兩重性。講肉不全,講月也不全,月肉相合方全。這才叫天人合一。月是講天,肉是講人。善言天者,必應(yīng)于人。講天而不應(yīng)人,月肉分離了,這個怎么叫“天人合一”。

    五藏除心以外,左邊的部首相同,這說明四藏有一個月肉的共同基礎(chǔ)。而它們的區(qū)別,就要看右邊的這部分。脾的右邊為“卑”,卑是什么呢?學(xué)過一些《易》的人可能會知道,《易·系辭》開首的一段話是什么?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cè)釘嘁印!北笆鞘裁矗勘笆抢?,卑是地,卑是土。所以,脾的這樣一個造字,便將它的屬性,它的定位,很明確地表達(dá)出來。

    脾的定位在土,脾的性用在土。我們考查脾的整個功能,其實都可以落實在這個土上。我們說脾主生化,為后天之本。大家看一看,土是不是主生化的呀?坤卦講“萬物資生”,你看蘋果是土中長出的,龍眼、荔枝也是從土中長出的,小麥、水稻還是從土中長出的。你不是神仙,你還要食人間煙火,那就離不開這個土。所以,土為什么不主生化,為什么不是后天之本呢?另一方面,脾主統(tǒng)血,脾主運化水濕。血者水也,我們剛剛用大量的篇幅所討論的水土關(guān)系,水土合德,不就正好揭示了脾土在這方面的功能嗎?所以,一個造字已然將脾的定位和功能和盤托出。文以載道,良非虛語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