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曰牙齒者,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手陽明足太陽之脈,并入于齒。若血氣充實,則骨髓強盛,雖其齒損落,猶能更生也。若虛弱者,血氣衰耗,風(fēng)冷乘之,致令齒久不生。假令生者,或齲或蟲落,不能復(fù)生也。
治小兒齒不生,或因落不生。方
牛糞中黑豆
上一味,取二七枚,小開去頭上皮,用此豆頭開處注齒根上,時時用之當(dāng)效。
治小兒牙齒不生。方
雄鼠糞(二七枚)
上一味,每日用糞一枚,齒根上拭,至二十一日,其齒當(dāng)生。
又方:道傍遺稻粒
上一味,于齒落處,點三七下,其齒自生。
治小兒齒不生,無問遠近,皆得便生,神效。方
雄雞糞(二七枚頭尖者) 雌雞糞(二七枚頭圓者)
上二味,燒灰存性,先用針挑開齒 上,以雞糞灰點之。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曰牙齒者,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yǎng),手陽明足太陽之脈,并入于齒。若血氣充實,則骨髓強盛,雖其齒損落,猶能更生也。若虛弱者,血氣衰耗,風(fēng)冷乘之,致令齒久不生。假令生者,或齲或蟲落,不能復(fù)生也。
治小兒齒不生,或因落不生。方
牛糞中黑豆
上一味,取二七枚,小開去頭上皮,用此豆頭開處注齒根上,時時用之當(dāng)效。
治小兒牙齒不生。方
雄鼠糞(二七枚)
上一味,每日用糞一枚,齒根上拭,至二十一日,其齒當(dāng)生。
又方:道傍遺稻粒
上一味,于齒落處,點三七下,其齒自生。
治小兒齒不生,無問遠近,皆得便生,神效。方
雄雞糞(二七枚頭尖者) 雌雞糞(二七枚頭圓者)
上二味,燒灰存性,先用針挑開齒 上,以雞糞灰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