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頭疼發(fā)熱,惡寒,或一手無脈,兩手全無者,庸俗以為陽證得陰脈,便呼為死證不治。殊不知此因寒邪不得發(fā)越,便為陰伏,故脈伏必有邪汗也,當攻之。又有傷寒病至六七日以來,別無刑克證候,或昏沉冒昧,不知人事,六脈俱靜,或至無脈,此欲正汗也,勿攻之。此二者,便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后庶物皆蘇,換陽之吉兆。正所謂欲雨則天郁熱,晴霽天乃反涼,理可見也。
當攻者,發(fā)汗,冬用麻黃湯,三時用羌活沖和湯。勿攻者,止汗,五味子湯。各有治法,當謹記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頭疼發(fā)熱,惡寒,或一手無脈,兩手全無者,庸俗以為陽證得陰脈,便呼為死證不治。殊不知此因寒邪不得發(fā)越,便為陰伏,故脈伏必有邪汗也,當攻之。又有傷寒病至六七日以來,別無刑克證候,或昏沉冒昧,不知人事,六脈俱靜,或至無脈,此欲正汗也,勿攻之。此二者,便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后庶物皆蘇,換陽之吉兆。正所謂欲雨則天郁熱,晴霽天乃反涼,理可見也。
當攻者,發(fā)汗,冬用麻黃湯,三時用羌活沖和湯。勿攻者,止汗,五味子湯。各有治法,當謹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