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炮制》 草薢

    『來源』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粉背薯蕷、綿萆薢福州薯蕷的干燥根莖。

    『常用名』川萆薢、必下。

    『產(chǎn)地』湖南、湖北、廣西等地。

    『采收季節(jié)』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雜質(zhì),冬春用熱水洗,夏秋季用溫水洗,撈入筐內(nèi),上蓋濕布潤透,次日取出切成2分絲狀或小方塊,曬干或烘干。若取其舒筋活絡,則用酒炒,每斤藥片用酒2兩,撒入藥內(nèi)拌勻,潤1小時,先用麥麩撒入鍋內(nèi),待冒煙時,投入藥片炒至淡黃色為度。鮮品,將藥洗凈,切橫片或絲片曬干,制法同上。

    『用量』6~12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防潮防壓。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