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莖。
『產(chǎn)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節(jié)』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雜質(zhì)、蘆頭,用清水洗去泥沙,后再用清水洗1次,撈入筐內(nèi),上蓋濕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橫片,曬干或烘干。若取其增強潤肺功能,則用蜜炙,每斤藥片用蜜2兩,倒入鍋內(nèi)煉開,再投入藥片,不斷翻動,炙至黃色,疏散不粘手為佳。
『用量』6~9克。
『貯存』裝鐵箱內(nèi)加蓋,蜜炙裝瓷缸內(nèi)防潮。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莖。
『產(chǎn)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節(jié)』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雜質(zhì)、蘆頭,用清水洗去泥沙,后再用清水洗1次,撈入筐內(nèi),上蓋濕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橫片,曬干或烘干。若取其增強潤肺功能,則用蜜炙,每斤藥片用蜜2兩,倒入鍋內(nèi)煉開,再投入藥片,不斷翻動,炙至黃色,疏散不粘手為佳。
『用量』6~9克。
『貯存』裝鐵箱內(nèi)加蓋,蜜炙裝瓷缸內(nèi)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