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少陽膽之狀,《內經》謂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是也。蓋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今瘧邪外中,其氣不守,故心常惕惕然,邪盛故熱多,有風故汗出。
治足少陽瘧,身體解,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
升麻鱉甲(去裙袢,醋炙)淡竹葉(各一兩)常山(一兩半)犀角屑麥門冬(去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溫服。
治足少陽瘧解,熱多汗出。
犀角(鎊)甘草(炙,各一兩)麥門冬(去心)升麻知母鱉甲(酥炙,去裙袢,各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于未發(fā)前溫服。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少陽膽之狀,《內經》謂令人身體解,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是也。蓋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今瘧邪外中,其氣不守,故心常惕惕然,邪盛故熱多,有風故汗出。
治足少陽瘧,身體解,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
升麻鱉甲(去裙袢,醋炙)淡竹葉(各一兩)常山(一兩半)犀角屑麥門冬(去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日午溫服。
治足少陽瘧解,熱多汗出。
犀角(鎊)甘草(炙,各一兩)麥門冬(去心)升麻知母鱉甲(酥炙,去裙袢,各上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于未發(fā)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