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虛勞食不消(附論)

    作者: 朱梓

    夫受水谷者胃也。化水谷者脾也。人臟腑充實。故能腐熟水谷。布散精氣。以埤養(yǎng)諸臟。

    人參丸治虛勞脾胃冷弱。飲食不消。氣逆煩滿。稍熱即發(fā)虛煩。

    人參(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一兩一錢)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白術(shù)(銼各二兩)干姜(炮裂五錢)甘草(炙銼)赤石脂茯神(去木)當(dāng)歸(切焙)薏苡仁麥門冬(去心焙)麥(炒各一兩)紫蘇子(一合)細(xì)辛(去苗葉)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三分)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食前日三。

    補(bǔ)胃丸治虛勞脾胃虛冷。氣滿不能食。雖食腹內(nèi)不消。除冷下氣。

    桔梗(炒)吳茱萸(炒)白術(shù)桂(去粗皮)人參(各一兩半)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枳殼(去瓤麩炒)干姜(炮裂)甘草(炙銼)麥(炒)神曲(炒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酒下。米飲亦得。日二夜一。

    當(dāng)歸丸治虛勞脾胃不調(diào)。寒熱羸瘦。飲食不消。不長肌肉。

    當(dāng)歸(切焙五錢)大黃(銼炒一分)干姜(炮制)桂(去粗皮)玄參芍藥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各五錢)細(xì)辛(去苗葉)人參白茯苓(去黑皮)黃

    石斛散療男子七傷。面目黃黑。飲食不生肌肉。手足疼。少腹里急。小便不

    利。

    石斛山茱萸肉蓯蓉牛膝五味子(各六分)附子(四分炮)遠(yuǎn)志(六分酒浸去心)桂心(四分)人參茯苓(各六分)秦艽(四分)菟絲子(八分酒漬)上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早午晚日三。食前服。忌豬肉、冷水、生蔥、酢物。

    白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

    白豆蔻(去皮)木香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各一兩)吳茱萸(五錢湯浸七遍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用皮)干姜(三分炮裂銼)草豆蔻(去皮)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甘草(五錢炙微赤銼)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訶黎勒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脅腹脹滿。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桂心(三分)丁香高良姜(銼各五錢)白術(shù)草豆蔻(去皮)神曲(炒微黃)麥(炒微黃)人參(去蘆頭各一兩)吳茱萸(五錢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干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姜棗湯下二十丸。

    濃樸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吃食即吐。胸中煩悶。宿食不消。

    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白豆蔻(三分去皮)甘草(炙微赤銼)高良姜(銼)丁香(各五錢)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桂心前胡(去蘆頭各三分)半夏(五錢湯洗七遍去滑)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麥丸治虛勞脾胃虛冷。不能飲食。食即脹滿。溫中下氣。令人能食。

    麥(炒二兩)人參枳殼(去瓤麩炒)白術(shù)濃樸〔去粗皮姜汁炙各三(一)兩五錢〕干姜(炮裂五錢)桂(去粗皮)神曲(炒)甘草(炙銼)食茱萸(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食前。日二服。

    人參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腹脅氣痛。

    人參(一兩去蘆頭)當(dāng)歸(銼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濃樸(二兩去粗皮涂生姜炙令香熟)桂心(三分)甘草(五錢炙微赤銼)白術(shù)(三分)大麥〔一(二)兩炒微黃)吳茱萸(五錢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

    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術(shù)丸治虛勞脾胃氣弱。飲食不消。胸膈滿悶。消食散氣。止嗽令能食。

    白術(shù)(銼炒一兩一分)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麥(炒)桂(去粗皮)紫菀(去苗土)貝母(去心)甘草(炙各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飲下日三。

    茱萸丸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胸脅支氣逆羸瘦。食不消化。

    半夏湯治虛勞脾氣不足。臍腹疼痛。食不消化。溫脾。

    半夏〔一(二)兩姜汁炙作餅炙〕干姜(炮裂)當(dāng)歸(切焙)甘草附子(炮裂去皮臍)人參赤石脂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各一兩)上銼如麻豆。每服五錢。

    水一盞半

    白術(shù)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漸至無力。

    白術(shù)〔一(三)分〕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三分去蘆頭)麥(一兩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芎(三分)濃樸(一兩五錢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訶黎勒(一兩煨用皮)桂心(三分)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術(shù)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

    白術(shù)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桂心(三分)濃樸(一兩五錢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吳茱萸(五錢湯浸七遍焙干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益智子(三分去皮)檳榔(五錢)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神曲丸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飲食不消。腹脅氣滿。

    神曲(三兩炒微黃)白術(shù)附子(炮裂去皮臍)枳殼(麩炒微黃去瓤)高良姜(銼)人參(去蘆頭)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干微炒)訶黎勒(煨用皮)草豆蔻〔去皮各一兩〕上為末。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脾胃虛冷。食不消化。

    草豆蔻(去皮)人參(去蘆頭各一兩)桂心(五錢)白術(shù)(一兩)半夏(湯洗七遍去滑五錢)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濃樸(一兩五錢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白術(shù)丸治虛勞脾胃虛冷。消食下氣。

    白術(shù)人參(各一兩五錢)枳殼(麩炒去瓤麩一兩一分)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去粗皮)檳榔(銼各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

    平胃丸治虛勞。胃氣不調(diào)。不能食。冷即腹脹泄痢。

    甘草(炙銼)枳殼(去瓤麩炒)白術(shù)人參(各一兩)干姜(炮裂五錢)麥(炒一兩)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不拘時。日三。

    丁香丸治虛勞脾氣虛弱。腹脹。飲食不消。面無顏色。四肢羸瘦。

    丁香(一兩)硫黃(二分細(xì)研)神曲(一兩炒微黃)檳榔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兩)上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

    白術(shù)丸治虛勞脾胃虛冷。不能食。食不消化。

    白術(shù)(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炙銼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五丸。至二十丸。溫酒下日一。一方無甘草。米飲下。

    神曲散治虛勞。脾胃冷弱。腹中氣脹滿。食不消化。

    神曲(二兩微炒)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麥(微炒)草豆蔻〔去皮各二(一)兩〕上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二(一)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