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子養(yǎng)親湯

    《癥因脈治》卷二:三子養(yǎng)親湯處方

    山楂子 萊菔子 白芥子

    功能主治

    消食化痰。

    【主組】食積痰滯,胸腹飽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遺大腸,時瀉時止,或時吐痰,口中覺甘。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二《韓氏醫(yī)通》卷下:三子養(yǎng)親湯別名

    三子湯(《壽世保元》)。

    處方

    紫蘇子 白芥子 蘿卜子

    制法

    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

    功能主治

    治高年咳嗽,氣逆痰痞。

    用法用量

    每劑不過9克,布包,煮作湯飲。不宜煎熬太過。

    若大便素實,臨服加熟蜜少許;若冬寒,加生姜3片。

    摘錄《韓氏醫(yī)通》卷下明·《韓氏醫(yī)通》:三子養(yǎng)親湯組成

    白芥子二錢(6克)、蘇子三錢(9克)、萊菔子三錢(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痰,降氣,消食。

    主治

    主治老人氣實痰盛,癥見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呆難消,舌苔白膩,脈滑。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咳喘、乳腺囊性增生癥等病癥。

    1.咳嗽變異性哮喘:應用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39例,與復方甘草片治療39例作對照,療程28日。以咳嗽癥狀完全消失(治療后咳嗽癥狀計分降至0分)為痊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4.9%,對照組82.1%。(《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第4期)

    2.慢性阻塞性肺疾?。涸谖麽t(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與單純西藥常規(guī)治療60例作對照,療程14日,連服3個療程,隨訪6個月。以咳喘癥狀完全緩解,雙肺無干濕噦音,肺功能正常,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為臨床控制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7%,對照組80.0%。(《臨床合理用藥》2013年第3期)

    3.肺癌咳喘: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治療肺癌咳喘患者45例,與單純西藥治療44例作對照。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不少于70%為顯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7.8%,對照組63.6%。(《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年第6期)

    4.乳腺囊性增生癥:應用三子養(yǎng)親湯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癥58例,與乳核散結片治療55例作對照,療程3個月。以腫塊消失,乳房脹痛消失,停藥3個月不復發(fā)為痊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9.66%,對照組65.45%,治療組乳房腫塊、腺體水腫和乳頭溢液等癥狀的緩解程度較對照組更顯著,治療組治療后血清內分泌激素各項指標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中醫(yī)雜志》2010年第1期)

    方解

    三子養(yǎng)親湯原為老人氣實痰盛,喘咳氣逆之證而設,本證以脾虛為本,痰濁為標,尤其以痰壅食滯,肺氣不降為要點,當急治其標,治以化痰消食,降氣平喘為法。方中白芥子溫肺化痰,利氣散結;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萊菔子消食導滯,下氣祛痰。三藥相伍,各有所長,白芥子長于豁痰,蘇子長于降氣,萊菔子長于消食,臨證當視痰壅、氣逆、食滯三者之孰重孰輕而定何藥為君,余為臣佐。本方終屬治標之劑,絕非治本之圖,偏于辛燥溫散,易傷正氣,不宜久服,服后一旦病情緩解,即當標本兼治。氣虛者不宜單獨使用。

    現代研究

    臨床報道也見于肺炎、肺心病、慢性咽炎、胸腔積液、氣胸、梅核氣、老年肺實便秘、高臘血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分泌性中耳炎、乳腺增生癥、扁平疣等病癥。實驗研究證明,三子養(yǎng)親湯具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炎、消食作用,同時對胸腺有一定的影響。合方和拆方研究表明,紫蘇子、白芥子都有明顯的祛痰和平喘作用,白芥子的祛痰作用較紫蘇子強,而紫蘇子的平喘作用較白芥子強,鎮(zhèn)咳則以萊菔子作用最強。由白芥子、紫蘇子和萊菔子組成的三子湯其平喘作用優(yōu)于各單味藥。

    方歌

    三子養(yǎng)親祛痰方,芥蘇萊菔共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摘錄明·《韓氏醫(yī)通》
更多中藥材
  • 《博濟方》卷四:備急丹處方錦紋新大黃30克制法上藥杵羅為末,用頭醋250克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產后惡血沖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塊,跌打損傷,瘀血不下。用法用量用溫醋湯100毫升化5丸服之。須臾血下即愈。摘錄《博濟方》卷四《博濟......
  • 處方肉桂(去粗皮)、干姜(炮)、皂莢(去皮.子.炙黃),各等分。炮制上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五種咳嗽,一曰上氣嗽;二曰飲嗽;三曰躁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由肺受風寒,氣不宣通所致。無問久新輕重,以至食飲不下,語聲不出,坐......
  • 處方大檳榔4個,紫蘇穗2錢半,生姜1斤(取自然汁)。制法上為細末,分作2服。功能主治奔豚氣上至,心煩亂,不省人事,上至心下,從少腹起,上至咽喉,悶絕不能言語。用法用量水煎,和滓溫服,1日2次。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七引《醫(yī)林方》......
  • 處方干姜(炮)一兩,巴豆(去皮.油.研)、大黃,各二兩。炮制上件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諸卒暴百病,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刀所刺,氣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圓,溫水下,不拘時。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別名如圣散(《雜類名方》)。處方雄黃(研,生用)白礬(飛)藜蘆(厚者,去皮用仁,生用)豬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藥共研為末。功能主治主時氣纏喉風,咽喉閉塞,水谷不下,牙關緊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許,鼻內搐之,立見效。摘錄《衛(wèi)生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