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苦蒿

    《中藥大辭典》:苦蒿拼音注音Kǔ Hāo別名

    克可日(維名)

    出處

    《新疆中草藥手冊(cè)》

    來源

    為菊科植物苦蒿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田野等較干旱處。分布新疆。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約50厘米,多分枝,葉互生,無柄,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有稀疏齒或裂片。頭狀花序單生于小枝頂端;總苞多數(shù),排列為數(shù)層,邊緣膜質(zhì),象魚鱗;花淡紫紅色。

    化學(xué)成分

    本品含生物堿0.033~0.037%、樹脂狀物質(zhì)6.8%、鞣質(zhì)3.03%。

    功能主治

    《新疆中草藥手冊(c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癰疽癤瘡,無名腫毒,關(guān)節(jié)炎。"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貼。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苦蒿拼音注音Kǔ Hāo英文名all-grass of Creeping Acroptilon出處

    出自《新疆中草藥手冊(c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頂羽菊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croptilon repens (L.) DC.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干燥山坡、路旁、田野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及陜西、寧夏、甘肅、新疆等地。

    原形態(tài)

    頂羽菊 多年生草本,高約60cm。莖直立,多分枝,有縱棱,有淡灰色絨毛,地下部分黑褐色。葉互生;無柄;葉片披針形至條形,長2-10cm,先端銳尖,邊緣有稀銳齒或裂片,或全緣,兩面生灰色絨毛,有腺點(diǎn),有時(shí)邊緣有糙毛。頭狀花序單生枝端,直徑1-1.5cm;總苞片形或?qū)捖褕A形;苞片數(shù)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寬卵形,長約5mm,上半部透明,膜質(zhì),有柔毛,下半部綠色,質(zhì)厚,內(nèi)層披針形或?qū)捙樞?,長約1cm,先端狹尖,必生長柔軟毛;花冠淡紅紫色,長15-20mm。瘦果寬卵圓形,長約4mm,略扁平;冠毛白色,長8-10mm。

    化學(xué)成分

    地上部分含倍半萜內(nèi)酯成分頂羽菊素(re-pin)[1]。

    藥理作用

    以食入頂羽菊,可引起黑質(zhì)中性細(xì)胞壞死。所含的頂羽菊素對(duì)雞胚感覺神經(jīng)有較高的毒性[1]。

    性味

    味辛;苦;性平微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濕;解熱毒。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各家論述

    《新疆中草藥手冊(c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癰疽癤瘡,無名腫毒,關(guān)節(jié)炎。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出處《本草求原》性味澀甘,平。功能主治寬筋壯骨,浸酒用。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鶴藤根拼音注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別名白膏藥根英文名Root o......
  • 拼音注音Bái Lónɡ Tou出處《南京民間藥草》來源為菊科植物山萵苣的根。春、夏采。生境分布產(chǎn)江蘇、河南。原形態(tài)原植物詳“山萵苣“條。性狀幼苗時(shí),根呈塊狀,簇生。卵圓形,肉質(zhì),表面黃褐色,平滑;老時(shí)伸延呈圓錐形而細(xì)長,側(cè)生支根。纖細(xì),干......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龍穿彩別名白龍串彩、白龍蒼、白龍昌菜、白花益母草、膿瘡草來源唇形科盤澤草屬植物白龍穿彩Panzeria alashanica Kupr.,以全草入藥。夏季花未開或初開時(shí)割取全草,曬干。性味辛、微苦,平。注意孕婦及無瘀者......
  • 《中藥大辭典》:百兩金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別名八爪龍、八爪金龍(《草木便方》),開喉劍、葉下藏珠、狀元紅(《天寶本草》),山豆根、鐵雨傘、真珠涼傘(《福建中草藥》),野猴棗、珍珠傘(江西《草藥手冊(cè)》)。出處《本草圖經(jīng)》來源為紫......
  • 拼音注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處《福建中草藥》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百兩金的葉片。化學(xué)成分莖、葉含紫金牛酸、巖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藥》:“微咸,涼?!肮δ苤髦巍斗诸惒菟幮浴罚骸鞍鼡p傷,涂諸瘡,通淋?!罢洝吨兴幋筠o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