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小便遺失

    作者: 朱梓

    (附論)夫人之遺尿。出心腎二氣之所傳送。蓋心與小腸為表里。腎與膀胱為表里。若心腎氣虧。

    陽之當診其脈來過寸口入魚際遺尿。肝脈微滑。遺尿。左手關上脈沉為陰。陰絕者。無肝脈也。

    若而反浮大。其色當黑反黃。此土之克水。為逆不治。內(nèi)經(jīng)言膀胱不約為遺尿。亦腎虛不能約束水液。故小便利多。甚則下焦傷竭。真氣不固。而小便不禁也。

    夫人有于眠睡不覺尿出者。是其稟質(zhì)陰氣偏甚。陽氣偏虛。則膀胱腎氣俱冷。不能溫制于水表里則臥

    家韭子丸

    (出三因方)

    治小腸遺尿。及男子虛劇。陽氣衰敗。小便白濁。夜

    泄精。此藥補家韭子(六兩)鹿茸(四兩)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黃當歸(各二兩)巴戟(去一兩)上為寒。

    澤瀉散

    (出圣惠方)

    治遺尿小便澀。

    澤瀉牡丹牡蠣(燒為粉)鹿茸(去茸毛)桑螵蛸(微炒)上為散。每于食前以酒調(diào)下二

    治小便遺失。

    (出圣惠方)阿膠(炒珠子)牡蠣()桑螵蛸(酒炙)鹿茸(酒炙各等分)上為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取二

    治遺尿小便澀方。

    (出圣惠方)桑耳上為散。酒服。甚佳。每日三服。

    又方

    。(出圣惠方)漢防己葵子(各二兩)防風(三兩)上切。以水五升。煎取二升。米飲。分溫三服。

    作散亦佳。

    阿膠飲

    (出圣惠方)

    治小便遺失不禁。

    阿膠(三兩炒)牡蠣(取粉)鹿茸(各四兩)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

    空心

    秘元丹

    (出危氏方)

    治內(nèi)虛里寒。自汗時出。小便不禁。

    白龍骨(三兩)訶子(十枚)縮砂仁(一兩)上為末。糯米粥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治失禁。出不自覺方。

    以豆醬汁。和灶突墨如豆大。納尿孔中。又治胞轉(zhuǎn)。亦治小兒。

    治小便失禁方

    以水三升。煮雞腸取一升。分三服。一方用雄雞腸。燒灰為末。用三指一撮。溫漿水調(diào)下一

    雞內(nèi)金散

    (出十便良方)

    治尿床失禁。

    用雞一具。并腸凈洗。燒為灰。男用雌者。女用雄者。研細。每服一半。酒飲調(diào)服。

    又方

    (出危氏方)用豬胞洗凈。鐵鏟上炙香熟。研細。溫酒下。

    治睡中遺不覺方

    用薔薇根。隨多少銼。以酒飲之。煮汁去滓。一方用野白薔薇根。

    戎鹽散

    (出圣惠方)

    治遺尿恒澀。

    戎鹽白礬(各三分)甘草(半兩)蒲黃龍骨(各一兩)鹿角膠(二兩)上為散。每于食

    治遺尿小便澀方

    桑耳龍骨(各三分)礬石阿膠(炙各二分)上為散??辗罪嫓隆R蝗杖?。

    療少小睡中遺尿不自覺方

    用鵲巢中蓐。燒。水服一錢。即瘥。

    鹿角霜丸治上熱下焦寒。小便不禁。

    用鹿角帶頂骨者。不以多少。鋸作鋌子長三寸。洗凈。用水桶內(nèi)浸。夏三冬五晝夜。用清水如雪桐子

    白薇散

    (出圣惠方)

    治小便失禁。

    白薇白蘞白芍藥(各一兩)上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柏皮湯

    (出圣惠方)

    治小便不禁。

    柏白皮(焙干二升)酸石榴枝(一握燒灰細研)上洗搗柏皮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

    療小便卒大數(shù)。非淋。令人瘦。

    (出肘后方)用不見水豬胞如雞子大。炙之。下取肥汁。盡服之立效。此方并療遺尿。一方治大小便俱不

    鵲巢散

    (出圣惠方)

    治小便不禁。

    重鵲巢中草(一斤燒作灰細研如粉)薔薇根皮(五兩)上先搗薔薇根為粗末。每服三錢。水

    牡蠣丸治小便不禁。

    牡蠣(白者三兩)赤石脂(三兩搗碎)上同研勻。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

    黃散治小便不禁。

    黃(細銼)狗脊(去毛)牡蠣(各一兩三分)土瓜根(三兩)肉蓯蓉(酒浸一兩三分)赤服一錢

    白茯苓散

    (出十便良方)

    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白茯苓龍骨甘草(炙銼細)干姜桂心續(xù)斷附子(各一兩)熟干地黃桑螵蛸(微

    鹿茸散

    (出圣惠方)

    治小便不禁。陰虛腳弱。

    鹿茸(一兩去毛)羊躑躅(酒拌)韭子附子桂心澤瀉(各一兩)上為細末。

    每于食前

    當歸湯治氣牽腰腹及脅內(nèi)痛。小腹堅。小便不禁。

    當歸大黃桂(各三兩)干姜人參(各二兩)吳茱萸(水浸二兩半)甘草白芍藥(各

    鹿茸散治腎臟虛。腰臍冷痛。夜遺小便。

    鹿茸(去毛)烏賊魚骨(各三兩)當歸(切焙)人參白芍藥龍骨桑寄生(各一兩)桑臨臥各一服。

    蓯蓉丸治腎臟虛冷。腰膝無力。小便不禁?;蚰绨咨?。

    肉蓯蓉(二兩半)杜仲(去粗皮一兩半)黃(二兩)桂(去粗皮)山茱萸(二兩)牛膝(丸如梧

    地黃湯治小便不禁。

    麥門冬干地黃(各八兩)干姜(四兩)蒺藜續(xù)斷桂心(各二兩)甘草上羅勻。

    以水

    菟絲子散治小便不禁。

    菟絲子(酒焙干微炒一兩)蒲黃(微炒細研)黃連(一兩半)肉蓯蓉五味子雞黃皮食前服

    雞腸散治小便不禁。日夜無度。

    黃雞腸(雄者四具)肉蓯蓉(酒浸)赤石脂(研)苦參白石脂黃連(各五兩)上搗羅四

    菟絲子散

    (出十便良方)

    治小便多或不禁。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為末)牡蠣(燒為粉)附子(炮裂去皮)五味子(各一兩)雞中

    干姜飲治小便不禁。

    干姜(炮裂一兩)附子(半兩)芎(三分)桂(去粗皮)麻黃(去根各半兩)上銼如綠豆

    治少小睡中遺尿不自覺方

    雄雞肝桂心(各等分)上搗。丸服如小豆大一枚。日三服。

    又方

    雄雞屎白(熬)桂心(各等分)上為末。酒服。一日二服。亦可除桂心。

    礬石散

    (出余居士選奇方)

    治丈夫婦人遺尿不知出時。

    礬石(燒令汁盡)牡蠣(熬各等分)上為末。以粟米粥飲服。一日三服。一方酒調(diào)三錢。

    又方

    用雄雞喉嚨。及雞肝、里黃皮燒末。麥粥湯盡服之。亦可以赤雞翅燒末。酒飲三指撮。

    近效療尿床方

    取麻鞋爛帶及鼻根等。唯不用底。須七只。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以麻鞋底尖

    療尿床方

    用羊肚貯水令滿。系兩頭。熟煮開。取水頓服之。即瘥。

    治尿床方

    用羊胞盛水滿。以炭火燒之??煽崭故场2贿^四五度瘥。

    又方

    (出十便良方)以新炊熱飲一盞。瀉尿床處。拌與食之。勿令人知。

    治老人尿出不知。

    (出鄭氏家傳渴濁方)揀草烏(二兩以童便浸七日便再浸去尖皮切碎同鹽炒)上為末。酒糊丸。每服二十丸。

    空心

    又方

    (出危氏方)益智仁(一兩鹽炒)龍骨(四錢別研)牡蠣(紅研末半兩)川烏(去皮銼半兩川烏同前藥

    固脬丸治小便不禁。

    茴香(一兩)附子(半兩炮去皮尖)菟絲子(二兩)桑螵蛸(半兩)戎鹽(一兩)上為末。

    治胞損。小便不禁。

    白牡丹(根皮為末一錢須細花者不然無效)白芨(為末一錢)生絹(一尺)上同以水煎如餳

    二氣丹治內(nèi)虛里寒。膀胱寒冷。小便不禁。

    硫黃(細研)肉桂(去皮為末各一分)干姜(炮為末)朱砂(研為末各二分)附子(一個大

    治尿失禁

    以露蜂房。水煮服之。

    又方

    用益智仁、巴戟二味。青鹽酒煮。加真桑螵蛸、菟絲子。酒蒸四味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二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