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小便利多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腎者主水。膀胱為府。蓋腎氣傷不足。膀胱有寒不能約制水液。令津滑氣虛。故小便利多小便頻數(shù)者。膀胱與腎俱虛。而有客熱乘之故也。腎與膀胱為表里。俱主水。腎氣下通于陰故

    復(fù)盆子丸治元臟虛弱。胸腹疼痛。膝脛少力。百節(jié)酸疼?;杈攵鄳?。小便頻濁。

    頭旋痰涎復(fù)盆子肉蓯蓉(酒浸切焙)黃五味子補骨脂烏藥石斛(去根)澤瀉蓽澄茄分)菟絲子飲湯或

    山茱萸丸治腎臟虛竭。腰膝無力。小便利多。

    山茱萸山芋復(fù)盆子菟絲子(酒浸一宿搗焙)巴戟天(去心)人參楮實五味子(一上為末。

    煉蜜

    附子湯治腎氣虛寒。小便滑數(shù)。

    白術(shù)附子(炮裂去皮)干姜(炮)桂赤石脂(一兩)上為末。每服一錢。空心生姜湯調(diào)

    沉香蓯蓉煎丸固真氣。止胸腹疼痛。臟腑不調(diào)。小便滑數(shù)。

    沉香五味子雞頭實桑螵蛸金櫻子薰草鹿茸菟絲子牛膝肉蓯蓉附子上前

    沉香丸治下經(jīng)虛寒。小便滑數(shù)。不欲飲食。腹肋脹滿。或時疼痛。

    沉香訶黎勒皮人參赤茯苓蓽茇肉豆蔻仁干姜胡椒葫蘆巴桂上等分為末

    黃丸治小便過多。又非淋疾。

    黃土瓜根干姜菝漏蘆地骨皮栝蔞根桑螵蛸上各藥為末。以濕紙裹粟米漸

    八味補骨脂丸治小便滑如淋。

    補骨脂(炒)巴戟天(去心)桑螵蛸(炒)菟絲子(酒浸三日別搗)牛膝(酒浸切焙)熟干如梧桐子大

    阿膠湯治腎虛小便多。

    阿膠(炙令燥別搗末)人參(各一兩)干姜(炮二兩)遠(yuǎn)志(去心四兩)甘草(炙銼三兩)錢。

    水二盞

    正氣丸治下元虛冷。小腹疼脹。小便滑數(shù)。婦人血海虛冷。經(jīng)水不調(diào)。

    楝實(麩炒)蒼術(shù)(米泔浸)香子(各一兩)石菖蒲(半兩)蜀椒(一兩)知母(焙半兩)附子(炮裂去皮)上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招氖城皽鼐葡?。

    婦人醋湯下。

    蓯蓉牛膝丸補益下元。壯強真氣。膀胱虛冷。小便頻數(shù)。

    肉蓯蓉牛膝補骨脂(俱酒浸一宿炒)巴戟天(去心)羌活(去蘆頭)附子(去皮)蜀椒如梧桐

    肉蓯蓉丸治膀胱久冷。小便數(shù)。泄精不止。

    萆龍骨(醋淬)山茱萸(各一兩)補骨脂肉蓯蓉(酒浸)鹿茸(去毛)附子(去皮服。

    白術(shù)散治元臟虛冷。腹內(nèi)雷鳴。夜多小便。

    白術(shù)(二兩)芍藥濃樸(去粗皮姜汁)吳茱萸(湯浸焙干)陳橘皮(湯浸)細(xì)辛(各一兩)

    烏術(shù)丸補水臟。壯筋骨。止小便。腹中雷鳴。臍下撮疼痛。

    蒼術(shù)(東流水浸十日焙半斤)蜀椒(口開者燒磚令紅以醋潑磚安椒蓋出汗取紅用)烏頭(米搗一千

    濃樸湯治小腸虛冷。臍下急痛。小便滑數(shù)。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芎(各三分)白龍骨當(dāng)歸(切焙各一食

    五味補骨脂丸治小便利多。

    補骨脂(炒研五兩)附子(去皮)桂(去粗皮研三兩)胡桃仁(湯去皮膜研三兩)安息香(搗千

    牡蠣丸治膀胱虛寒。小便數(shù)。

    牡蠣(火)獨活(去蘆頭)狗脊(去毛各三分)龍骨(半兩)肉蓯蓉(酒浸焙一兩)上為

    近效方治小便多。漸消瘦。

    生枸杞根(切一升)生麥門冬(三兩去心)黃連(二兩)小麥(八合)人參(一兩)上切。

    石菖蒲丸治小便滑數(shù)。腰膝少力。

    石菖蒲肉蓯蓉附子蜀椒上等分為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吳茱萸丸治小便多利。

    吳茱萸蜀椒干姜上等分為末。用干蒸餅為末。入水內(nèi)拌勻和搗熟。丸如綠豆大。

    每服

    雄黃丸治小便滑數(shù)。

    雄黃干姜上等分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糯米方治小便夜多。及引飲不止。

    用純糯米一手大。臨臥炙令軟熟啖之。以溫酒送下。不飲酒人。溫湯下。少啖彌佳。

    行坐主縮家求劉是夜啜水減七八升。其方用糯稻桿。斬去穗及根。取其中心。凈器中燒作灰。每用一合許。

    湯一碗沃浸良久。澄去滓。嘗其味如薄灰汁。乘渴頓飲之。此亦糯稻縮水之一驗也。

    又方

    用茴香不以多少。淘凈。入少鹽炒為末。如前炙糯米蘸吃?;蛴秘i胞。盛以糯米煮爛。

    治老人夜起方

    用破故紙同糯米煮粥。臨臥食之。

    紫金丸治元氣虛冷。小便頓滑。腰脊疼痛。益氣。

    沉香木香肉豆蔻仁芎沒藥烏藥蓽澄茄檀香檳榔香子膃肭臍麝香每服

    赤小豆方治小便數(shù)。

    用小豆葉一斤。于豉汁中煮。調(diào)和作羹食。煮粥亦得。一方單用小豆葉。搗取汁??辗恍?/p>

    止小便利

    用桑螵蛸?;鹋诹钍臁?招姆?。虛而小便利。加而用之。

    治渴小便利。非淋方。

    用榆皮二片去黑皮。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一合。三服。

    牡蠣散治不渴而小便大利。

    以蠣末。取患人小便煎服。

    豬肚丸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小便頻數(shù)。

    豬肚(一個)蓮子(一升同煎一周日干為末去皮心)母丁香川楝子(打破)破故紙舶上

    棘刺丸治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

    棘刺芮石龍芮巴戟天(各二兩)濃樸麥門冬(去心)菟絲子萆葳蕤柏子仁上為

    黃丸

    (出圣惠方)

    治小便頻數(shù)。此病有兩種。一者小便多而湯食漸加。至

    肉漸減。乏氣力。少顏色。此是消渴。一者小便難數(shù)而不至多。又不湯。食飲亦不異

    常?;虿恢炼嗍?。但

    腎氣膀胱虛寒。不瘥便能

    藥。煎次服之。

    黃黃連(去須)土瓜根(各五兩)玄參(六兩)栝蔞(一方用根)地骨皮龍骨菝上為末。煉蜜和冷水

    又竹根飲子

    筋竹根生茅根蘆根(各切五升)菝(切二升)石膏(一斤槌碎)烏梅(五十顆)生姜蜜。著放瓦即逐虛熱

    又小麥面方

    用小麥面五升。水硬搜之。別于水中揉挺。令面粉盡。面粉別成一塊即止。以此面粉汁別器尺。

    如上十顆姜汁乳白俟意

    茸香丸

    (出直指方)

    治下焦虛冷尿多?;蛱搫谶z尿?;蛴龆唤?。

    鹿茸(酥炙)肉蓯蓉(酒浸)當(dāng)歸(各半兩)龍骨牡蠣灰赤石脂川白姜益智仁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招柠}湯下。

    山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小便數(shù)。日夜無時。

    山茱萸(一兩)赤石脂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各二兩)萆牛膝(去苗)狗脊去滓。

    熟地黃丸

    (出圣惠方)

    治小便數(shù)。飲水多。

    熟干地黃土瓜根黃菝漏蘆地骨皮(銼各一兩)栝蔞根龍骨桑螵蛸(一兩)牛馬乳。

    桑螵蛸散

    (出經(jīng)驗良方)

    治男子小便頻數(shù)。稠米泔色。此由勞心腎得之。有

    此藥不終劑而桑螵蛸(鹽水炙)遠(yuǎn)志(去心)菖蒲(鹽炙)龍骨人參茯神當(dāng)歸鱉甲(醋炙各等分

    菟絲子丸

    (出危氏方)

    治小便多或不禁。

    菟絲子(淘凈油烹焙二兩)牡蠣(取粉一兩)肉蓯蓉(酒浸二兩)五味子(一兩)附子(糊為丸。

    雞丸

    (出圣惠方)

    治小便多數(shù)。

    雞(二兩)黃龍骨黃連(去須)麥門冬(去心)熟干地黃(各一兩)土瓜根(半

    地骨皮飲子

    (出圣惠方)

    治腎中虛熱。雖能食。小便數(shù)多。漸加瘦弱。

    地骨皮(三兩)生干地黃人參白龍骨黃(各一兩)麥門冬(去心二兩)上細(xì)研和勻

    黃連丸

    (出圣惠方)

    治小便數(shù)而多。亦治熱淋。

    黃連苦參麥門冬土瓜根龍膽(各等分)上搗篩。以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又方

    瞿麥葵子滑石黃芩甘草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一服六合。

    川方五子丸治小便夜多。腳弱。老人虛人有此癥。大能耗人精液。頭昏不爽。

    菟絲子家韭子益智子茴香子蛇床子上各等分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

    龍骨散治小便數(shù)而多。

    龍骨桑螵蛸栝蔞根黃連上為散。每服于食前。以粥飲調(diào)二錢。

    雞丸

    (出圣藏經(jīng)驗方)

    治小便多及遺尿。

    雞(一兩燒灰存性)益智子(一兩)石菖蒲(一兩)雞腸(一付焙干)上為末。酒糊為吳興醫(yī)

    治小便多?;瑪?shù)不禁方。

    (出儒門事親書)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nèi)湛過慢火焙干各等分)上為末。稀米飲調(diào)下。

    治小便數(shù)而多方

    栝蔞(一錢)黃連(五分)上為散。一日三服。米飲調(diào)下。

    治小便頻?;瑪?shù)不禁方。

    (出神效方)知母黃柏(各等分)上銼碎。酒浸透。炒微黃為末。水丸梧桐子大。如服藥前一日休要夜

    縮泉丸

    (出危氏方)

    治脬氣不足。不便頻數(shù)。

    天臺烏藥益智仁(各等分)上為末。酒熟山藥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臨臥用鹽

    治小便多數(shù)

    用半夏、生姜煎。以熟水時呷之。蓋半夏益脾土克水故也。

    治小便利

    用雞腸草一斤。于豉汁中煮。調(diào)和作羹食之。粥亦得。

    治膏癉。其人飲少小便多。

    用秦椒一分出汁。瓜蒂二分末。水服。每日三服。

    治小便多?;瑪?shù)不禁。

    (出儒門事親書)用金剛骨末。以好酒下。調(diào)三錢服之。

    益智丸

    (出存仁方)

    治心腎不足。夜多小便。眼見黑花。極有神效。

    用益智仁四兩。以鹽二兩同炒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白茯苓、甘草煎湯。

    萆丸

    (出危氏方)

    治小便頻數(shù)。日夜無時。

    用川萆洗。不拘多少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招氖城坝媒}湯鹽酒任下

    治小便數(shù)。氣少走泄。

    用香附子為末。湯酒任下。

    治小便數(shù)多?;驘嵬此岢J肿銦┨?。

    用地膚子三兩。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治小便數(shù)多

    用胡桃肉一升。細(xì)米煮粥一升。和勻。頓服即愈。一方用火炮熟。溫酒同嚼。臥下。

    治小腸虛冷。

    (出圣惠方)用雞腸一具。治如常法作。暖酒和飲之。一方漿水。向北斗服之。

    治尿數(shù)而多者方

    用羊肺一具作羹。如燒羊肉。和鹽豉姜如食法。任性食之。不過三具效。

    治小便數(shù)而多方

    以桃仁一味研細(xì)。酒一升。煮三沸。去滓。分為三服。強人一服盡之。

    療小便卒大數(shù)。非淋。令人瘦。

    (葛洪肘后方)用石膏半斤搗碎。水一斗。煮取五升。稍飲五合。

    治日夜小便頻數(shù)。

    (出鄭氏家傳渴濁方)鹿茸(一對酥炙)上為末。每服二錢??招臏鼐葡?。日進(jìn)三服。

    萆丸大益腎氣。能治小便頻數(shù)。

    萆菟絲子白茯苓鹿茸肉蓯蓉黃川巴戟杜仲金毛狗脊益智仁上為末

    人參鹿茸丸治勞心過度。心腎不足。所以小便頻數(shù)。津液隨下。虛損食少。身體

    羸瘦。

    人參柏子仁赤石脂川續(xù)斷鹿茸大當(dāng)歸白茯苓酸棗仁代赭萆干蓮肉早

    水芝丸治下焦真氣虛弱。小便頓多。日夜無度。

    蓮實(不拘多少)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食前服。

    鹿角散

    (出十便良方)

    腎虛夜尿七八升。

    用鹿角一具炙令焦。搗篩。酒服少許。漸加至一半。

    縮泉丸

    (出朱氏集驗方)

    治丈夫小便頻數(shù)。

    烏藥益智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吳茱萸(九蒸九煨)上等分。酒和丸如梧桐子大。

    雙白丸

    (出朱氏集驗方)白茯苓(去皮)鹿角霜上等分細(xì)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招柠}湯下。

    此二

    又方

    上豉一升。納于鹽中。綿裹之。以白礬好者半斤放綿上。令蒸之一斗米許時。即下白礬。

    一方

    (出鮑氏方)以真龍骨、白術(shù)。酒下二錢末。

    利小便

    (出本草)以烏犍牛尿半升??招娘嬛?。

    止小便滑數(shù)

    (出本草)以烏藥葉及根。嫩時采。作茶片炙碾。煎服之。

    治腹冷夜起。

    (出本草)以白荊子一升。炒熱勿令焦。細(xì)研。以湯浸蒸餅丸如赤小豆大。姜湯吞七丸。甚效。

    縮小便

    (出本草)以顆塊雄黃一兩半。研如粉。干姜半兩切碎。入鹽四大錢。同炒令干。姜、雄黃同為末。

    治小便數(shù)。

    (出本草)以肥羊肚作羹食。三五度瘥。

    治下氣。利小便。

    用麻子炒令香。搗碎。以小便浸。取汁服之。今人續(xù)布者麻子也。

    治腹冷夜起

    用象牙末燒灰。米飲下。

    治小便白數(shù)。陽道乏者。

    用牛領(lǐng)藤煮汁。酒服之。每日不拘時候。隨量飲一二小杯亦得。

    導(dǎo)引法

    養(yǎng)生方導(dǎo)引法云。以兩踵布膝。除數(shù)尿。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