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芫荽子

    別名

    胡荽、香菜、香荽、胡荽子。

    英文名

    Fructus Coriandri。

    藥用部位

    來源于傘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L.)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有強(qiáng)烈香氣,根細(xì)長(zhǎng)紡錘形,多須根。莖直立,有棱紋。葉互生,基生葉1~2回羽狀分裂,裂片廣卵形,扇形半裂,基部楔形,莖生葉2~3回羽狀細(xì)裂,小裂片線形。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葉對(duì)生,傘幅2~8,無總苞,小總苞片數(shù)枚,線形,小傘梗4~10,花白色或淡紅色,花萼先端5齒裂,花瓣5,在傘形花序外緣的花瓣呈輻射狀。雙懸果圓形,光滑,熟時(shí)不分開?;ㄆ?~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切段曬干。夏季采果實(shí),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

    類圓球形,直徑2~4毫米。表面淺黃棕色至黃棕色,有不甚明顯而呈波浪形彎曲的初生棱脊10條及較為明顯的縱直的次生棱脊10條,兩者相間排列,頂端殘存極短的柱頭及萼齒5片;基部有時(shí)可見短果柄或果柄痕。質(zhì)較堅(jiān)硬。氣香,味微辣。

    性味歸經(jīng)

    性平,味辛。歸肺經(jīng)、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發(fā)表透疹、健胃。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臨床應(yīng)用

    用量10~15克,煎湯;鮮用30~60克。用治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藥理作用

    芫荽子可降低小鼠鏈脲霉素性糖尿病的高血糖水平,降低體重消失率,它不影響血漿用胰島素的降低,能阻止小鼠鏈脲霉素性糖尿病的發(fā)展。

    化學(xué)成分

    葉含香柑內(nèi)酯、歐前胡內(nèi)酯、東莨菪堿、傘形花內(nèi)酯、花椒毒粉。地上部分含芫荽異香豆精、二氫芫荽異香豆精、芫荽異香豆酮。全草含蕓香苷、異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酐、維生素C。還含有揮發(fā)油。

    注意

    有火熱者禁服。

    相關(guān)藥方

    ①治巴達(dá)干、赫依性胃腸用鳴,消化不良:芫荽子15克,土木香,木香各9克。制成煮散劑。每次1.5~3克,每日2次,水煎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三味芫荽子湯)

    ②治包如熱:石榴50克,柿子、芫荽子、沙棘、土木香、綠絨蒿、蓽茇各25克。制成散劑。每次1.5~3克,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新迪克方》七味對(duì)治散)

    摘錄

    其他

    摘錄其他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n ( Cǎo Lǘ ) Zǐ英文名fruit of keiske Wormwood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庵(艸閭)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采收和儲(chǔ)藏:冬......
  • 拼音注音ān Mó Lè別名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迦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春》),橄攬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
  • 拼音注音ān Lǘ別名庵蘆(《本草經(jīng)集注》),庵閭草(《千金翼方》),庵閭蒿(《廣利方》),淹茼(《履巉巖本草》),覆閭(《綱目》),臭蒿(《藥材資料匯編》)。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全草。8~9月割取全草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山......
  • 拼音注音ān Lǘ Zǐ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果實(shí)。植物形態(tài)詳“庵閭“條。冬季采收。歸經(jīng)《綱目》:“入足厥陰經(jīng)?!靶晕犊嘈粒瑴?。①《本經(jīng)》:“味苦,微寒?!阿凇秴瞧毡静荨罚骸翱?,小溫,無毒?!阿劾町?dāng)之《藥錄》:“溫?!阿堋侗静萁?jīng)疏......
  • 《全國中草藥匯編》:昂天蓮別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來源梧桐科昂天蓮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氣散瘀,消腫。瘡癤紅腫:鮮根皮或鮮葉搗爛調(diào)紅糖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