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芫荽

    《全國中草藥匯編》:芫荽拼音注音Yuán Suī別名

    胡荽、香菜、香荽、延荽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芫荽屬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成熟的果實入藥。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曬干。夏季采果實,去雜質(zhì),曬干。

    炮制

    鮮用或洗凈,曬干,切碎用。

    歸經(jīng)

    入肺、胃經(jīng)。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發(fā)表透疹,健胃。全草: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

    均為1~3錢;外用全草適量,煎水熏洗。

    備注

    (1)內(nèi)服常與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應(yīng)用。外用本品煎湯熏洗,或乘熱頻擦,可助麻疹透發(fā)。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芫荽拼音注音Yuán Suī別名

    胡荽、香菜

    英文名Herba Coriandri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鞠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全草。全草鮮用,用時采集。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有栽培。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光滑無毛,有強烈香氣。根細長,圓錐形。莖直立,有條紋?;~1~2回羽頭全裂,裂片廣卵形或楔形,邊緣深裂或具缺刻,葉柄長3~15cm;莖生葉互生,2~3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線形,全緣。復(fù)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傘幅2~8;小總苞片線形;傘梗4~10;花小,萼齒5,不相等;花瓣5,白色或淡紅色,倒卵形,在小傘形花序外緣的花具輻射瓣。雙懸果近球形,光滑,果棱稍凸起?;ㄆ?~7月,果期7~9月。

    化學(xué)成分

    含癸醛(decanal);果尚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芳樟醇(linalool)、對傘花烴(p-cymene)、α-蒎烯、β-蒎烯、dl蓉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牛兒醇(geraniol)、龍腦、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脂肪油、巖芹酸(petroselic acid)。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發(fā)表透疹,健胃。用于麻疹初期不易透發(fā)、食滯胃痛、痞閉。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白前拼音注音Bái Qián別名鵝管白前、竹葉白前英文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來源本品為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 ex Lev......
  • 拼音注音Bái Lè別名五加皮、鵝掌楸、三葉五加、刺三甲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來源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Merr. 的根皮。夏、秋季采挖根......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千層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別名玉樹、千層皮來源桃金娘科千皮層屬植物白千層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樹皮及枝葉入藥。全年可采,陰干。性味葉:辛,微溫。皮:平。功能主治葉:芳香解表,祛......
  • 《中藥大辭典》:白千層葉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片,全年可采?;瘜W(xué)成分葉含揮發(fā)油1~1.5%,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占50~65%,其次為松油醇、醛類等。性味辛澀,......
  • 拼音注音Bái Qiān Cénɡ Yóu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層的葉或枝蒸取的揮發(fā)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L.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18m。樹皮灰白色,厚而松軟,呈薄層狀剝落。嫩枝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