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久痢不瘥。則谷氣日耗。腸胃損傷。濕氣散溢。肌肉浮腫。以胃土至虛故也。蟲因虛動(dòng)。上蝕于膈。則嘔逆煩悶。下蝕腸。則肛門瘡爛。久而不瘥。變成疳?;蛳鲁嘀?。水血相半。腥不可近。是謂五臟俱損。而五液雜下。此為難治。
方
龍骨湯治新久瀉痢。
龍骨桑白皮赤石脂天雄濃樸麻黃(各一兩半)白芷黃芩黃連地榆桂(去粗皮)當(dāng)歸木香白術(shù)訶黎勒肉豆蔻(二枚)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以水一盞
茯苓丸治久痢不止。脾胃虛弱。食飲不消化。腹鳴痛。
白茯苓(三分)陳曲(一兩)赤石脂(三分)黃連(一兩)人參(半兩)附子(半兩)黃柏干姜當(dāng)歸龍骨(各三分)甘草(炙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米飲下。不拘時(shí)。
附子湯治暴下積日不瘥。久痢。
附子(一枚)石榴皮(一貝)阿膠(二兩)龍骨甘草芍藥干姜黃連(各一兩)黃芩(半兩)粳米(三合)上羅勻。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下痢丸治數(shù)十年痢。下氣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
大麥法曲(各一升)烏梅(二升半)附子干姜黃連黃柏桂心(各三兩)蜀椒(半兩)吳茱萸(四兩)上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服。加至四十丸。一方用當(dāng)歸。無黃柏。名曲丸。
烏梅丸治諸痢久下。
烏梅(三百枚)干姜黃連(各十兩)當(dāng)歸蜀椒(各四兩)細(xì)辛附子桂心人參黃柏(各六兩)上為末。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再別搗如泥。盤中攪令勻相得。蜜和搗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米飲下。
曲柏丸治下痢數(shù)年不止。消谷下氣。補(bǔ)虛弱。
桂(去粗皮)附子黃連當(dāng)歸神曲干姜麥(各一兩)吳茱萸蜀椒烏梅肉(各一兩半)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加至四十丸。一方粟米糊丸。
馬藺子散療赤白痢。腹內(nèi)疼痛。并久水谷痢。色白如泔淀。悉主之。極重者。
不過三四日必瘥。
馬藺子(一升)地榆根皮(八分)濃樸(炙八分)熟艾赤石脂(一升)龍骨茯苓(各一錢)當(dāng)歸(一錢三分)上搗篩為散。一服方寸匕。加至四五匕。日二夜一。白飲服。
烏梅丸治久痢諸藥不瘥。數(shù)十年者。消谷下氣補(bǔ)虛。
烏梅肉黃連干姜吳茱萸(各四兩)桂心(二兩)當(dāng)歸(二兩)蜀椒(一兩半)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米飲下。
七味丸治久痢極。久不瘥。
黃連(八分)龍骨(二分)赤石脂(三分)濃樸(二分)甘草(一分)烏梅肉(二分)阿膠(三分)上研細(xì)篩。漿水服二錢。每日二服。小兒一錢。
羊脂煎治諸久痢不瘥。
羊脂白蠟黃連(末一升)酢(七合)蜜(七合)烏梅肉(二兩)亂發(fā)(末一升)上內(nèi)銅
利圣散子治丈夫婦人。遠(yuǎn)年近日。赤白休息等痢。
當(dāng)歸(去蘆)干姜(各二兩)黃柏皮甘草枳殼罌粟殼(各四兩)上搗粗散。
每服三錢。水一盞。薤白一條擘碎。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溫服。老人小兒加減服之。忌生冷、油
地榆丸治久痢不止。
地榆(一兩)龍骨赤石脂無食子熟艾(各半兩)黃柏(三分)橡實(shí)殼(炒半兩)上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shí)候。
加味四君子湯治久患痢疾。服藥已多而疾不愈。其治痢多是攻擊臟腑之藥。轉(zhuǎn)
覺難安。宜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川芎黃甘草罌粟殼上各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
濃樸湯治三十年久痢不止。
濃樸干姜阿膠(各二兩)黃連(五兩)艾葉石榴皮(各三兩)上羅勻。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日二服。
御米湯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臍腹疼痛。里急后重。發(fā)渴無時(shí)。日夕無度。
及下血不已濃樸(十兩)罌粟殼白茯苓甘草(各五分)人參干姜(各三分半)上羅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淮棗三枚。烏梅一個(gè)。煎至一盞。去滓。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十八十歲。每服二大盞。小兒每服一錢半為率。量兒加減。腹痛加木香。赤多加黑豆。
狗頭骨丸治久患下痢。臍腹疼痛。所下雜色。日夜不止?;蚱淙司锰?。頓下腸垢
。謂之惡痢。其脈微弱。
赤石脂敗龜干姜(各半兩)肉豆蔻附子(各一兩)狗頭骨(一兩)上為末。
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空心下。一方膿出甚者。去附子。
密陀僧丸治久痢。
密陀僧白礬陽起石伏火砒伏龍肝赤石脂(各半兩)上搗令細(xì)。入瓶中。鹽泥固濟(jì)。以文火養(yǎng)三日后。令通赤。候冷重研極細(xì)。水浸薺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
煨
治一切冷氣。積年氣痢。
莨菪子附子干姜陳橘皮桂心濃樸上各等分為末。以白面糊丸。溫湯送下。
食前。藥性氣甚溫?zé)?。發(fā)用解之。
溫脾湯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脾胃冷。食不消積熱。
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干姜(各二兩)附子(一枚)上羅勻。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四續(xù)丸治三十年注痢。骨立痿黃。腸滑不瘥。
云實(shí)(五合)龍骨(三兩)附子生姜(各二兩)白術(shù)(二兩半)上為末。以蠟煎凈用。丸藥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不過五六服瘥。一方無白術(shù)。用棗肉為丸。粥飲下。
椒艾丸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蚯嗷螯S。四肢沉重。起即眩倒。
骨肉消瘦。兩足逆冷。痛中熱??嘟钷D(zhuǎn)。起止須扶。陰冷無子。
蜀椒(三百粒)烏梅(二百枚)熟艾(一升)干姜(三兩)赤石脂(二兩)上椒、姜、艾下篩。一斗米下蒸冷飯熟。去核。內(nèi)姜、椒末。合搗二千杵。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服十丸。
日
木香散治隔年痢不止。
木香(半兩)黃連(炒半兩)罌粟殼(半兩)生姜(半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細(xì)末。
入麝香少許研勻。陳米飲下二錢。治血痢尤奇。
云母散治久下痢赤白不止。
吳茱萸干姜訶黎勒皮白礬灰(各半兩)上搗羅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粟米飲下。食前服。一方有當(dāng)歸。無礬石。每服五錢。水煎服。名茱萸湯。
治膿血痢。
天仙散治腸虛久痢。
天仙子鉛丹(各二兩)大棗(三十枚)訶黎勒皮(一兩)赤石脂(半兩)
訶黎勒散治久痢不止。沉困怠惰。
訶黎勒木香黃連地榆(各半兩)吳茱萸(炒一分)上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三錢匕。沸湯下。食前服。
虛積丸治久痢不瘥。將變。
硫黃水銀巴豆(各一兩)礞石硼砂(各半兩)上同在研勻。以好醋和令勻得所。
先作一地坑如茶盞大。沉四指凈火。通赤。去灰火去醋。紙襯攤藥在內(nèi)。碗蓋上焙一宿。
取出候干。面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或三丸。生姜棗湯送下。
治諸痢久不瘥。
羊脂阿膠蠟(各二兩)黍米(二升)上合煮作粥。一服令盡。即瘥。
干姜湯治積年痢。因毒腸極滑。醫(yī)所難藥。
干姜黃柏阿膠酸石榴皮(炒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shí)。不瘥更作。老小亦良。羸者稍稍服之。一方無黃柏。用黃連。
秦皮丸治下赤連年。
秦皮鼠尾草薔薇根上等分。羅勻。以潦水煎。去滓。銅器釜煎成。丸如梧桐子大。
每
辰砂丹治冷熱不調(diào)。赤白毒痢。及不瘥者。
好辰砂信明砒粉霜(各半兩)上研極細(xì)。熔蠟七錢。油七點(diǎn)為劑。油紙裹。旋丸如小豆
金星鱔散治久痢。
金星鱔白礬鉛丹(各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食前。
龍骨丸治久患滑泄下痢。
龍骨(一兩)白礬灰(半兩)鉛丹(半兩)上搗羅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臘茶清送下。
茯苓散療下痢。三十年者。
茯苓干姜黃連(等分)上搗細(xì)為散。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服之。一日漸增至百
當(dāng)歸湯療三十年下痢。止諸痛方。
當(dāng)歸(一兩)生姜(八兩)大棗(二十枚)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不瘥復(fù)作之
治下赤連年方
地榆鼠尾草(各一兩)上搗羅。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如不止。取屋塵。
水清去滓一升。分二服。療下血二十年。若不止。重服即愈。一方為末。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干姜散治一切赤白痢。久不瘥。
干姜槲白皮(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招氖城皽孛罪嬚{(diào)下。
治泄痢久不止
生姜沙糖(各一分)上以三重濕紙裹煨。五更初都作一服。以臘茶嚼下。
姜莧方治久痢不止。或赤或白。
馬齒莧生姜(各二兩)上和勻。用濕紙裹煨熟。不拘多少。細(xì)嚼。米飲咽下。
治痢。止腹痛不可忍者。
良姜芍藥上等分為末。姜鹽湯調(diào)下。
二靈散治久痢腸胃俱虛。肛門自下。
龍骨(半兩)木賊草(二分半)上為末。每用半錢。干摻。候少時(shí)以手托上。
黑豆湯治赤白痢疾。諸藥不瘥。
黑豆(半升)甘草(一兩半)上綿裹。以漿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溫二服。
治積久二十年常下痢
用赤松皮切一斗。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服即效。服一斗永瘥。三十年痢。服之百日瘥。
曲末酒。治久冷痢不純白者。由積臥冷處。經(jīng)久病發(fā)。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
十行。大小用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溫清醇酒令熱。和曲末一升??崭诡D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時(shí)。搗蒜一升令至熟。下姜、椒末調(diào)和如常食之法。惟須稠。勿加鹽。以水和面二升作淳餅。
極比至瘥來。少食余食。以此法治。不過兩日。無有不瘥。
治久痢赤白。
嫩艾葉。上搗攪取汁一升。日二服。大效。
黑神散治腸滑久痢。神妙無比。
酸石榴(一枚)上搗為散。每服用酸石榴一瓣。以水一盞。煎湯調(diào)下二錢許。久瀉亦治之。又療冷熱不調(diào)?;驕蛩?。赤白清黃者。搗汁服之亦佳。
豆蔻散治脾虛腸鳴。久痢不止。腹痛不能食。
大肉豆蔻(一枚入乳香三十塊在內(nèi)以面熟為度)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
草蒿方治冷熱久痢。
上草蒿。秋冬用子。春夏用苗。搗絞汁服。
治久赤白痢
用黃雌雞子。醋煮熟??崭故持?/p>
黃連膏治久痢累醫(yī)不瘥。
用黃連一兩為末。以雞子白和為餅。炙令如紫肝色。杵為末。以漿水三升。慢火煎成膏。
白痢加酒半盞同煎。每服半合。溫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一方治赤痢。為丸。每服三十丸。米飲服之。
治久痢勞痢
用干姜、莨菪焦炒見煙。面糊為丸。白飲空心下十丸。極效。
治久下痢經(jīng)時(shí)不止者。此休息痢。
用牡狗骨。炙令黃焦。搗。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痢久不瘥
用干棗和丸。米粉燒服。
治久痢。及疳痢困重方。
用樗白皮不限多少。取土際不用。見狗及風(fēng)。細(xì)切。搗爛如泥。捻作餛飩?cè)鐥?。勿令過熟煮。吞七枚。重者不過七服。皆空肚。忌油膩、熟面、毒物。
神授散治久痢不瘥。
用陳石榴焙干。為細(xì)末。米湯調(diào)下三四錢。人患二三十年?;蛉齼稍虏挥?。百藥不效。
此藥一服便住。不可以草方輕視。
治痢疾久病。諸藥不效。
用豬臟熟煮。薄切。空心炒米子平胃散服之。即愈。忌熱物。
蚺蛇膽方治溫痢久不斷。體瘦多昏睡。坐則閉目。食不下。
用蚺蛇膽大如豆二枚。煮通草汁研膽。以意多少飲之。涂五心并下部。
治諸痢日久者。二服效。
干姜(一兩)地榆(二兩)甘草(一兩)熟黑豆(一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
食前。水煎和滓服。
異香散治憂郁氣滯不散。腹中膨滿刺痛。下痢不止。
蓬莪術(shù)益智仁甘草京三棱(各六兩)青皮陳皮(各三兩)石蓮肉(一兩)濃樸(二
朱砂丸治切炙。痢不瘥。
朱砂(一分)蛤粉(半兩)巴豆(一分)硫黃(一分)烏頭末(半分)麝香(五分)砒霜(半分)上都細(xì)研令勻。用煮棗肉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下三十丸。
白礬丸治赤白痢不止。
白礬鉛丹(各二兩)上研令極細(xì)。用粟米飲下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招拿罪嬒?。
白術(shù)散治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白術(shù)(一兩)附子(一兩)龍骨(二兩)黃連(一兩)阿膠(二兩)甘草(一兩)赤石脂(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龍骨丸治久赤白痢不止。腹痛不食。
當(dāng)歸(三分)芎(半兩)龍骨(三分)地榆(一兩)赤石脂(三分)沒石子(三分)黃柏(三分)橡實(shí)(半兩)艾葉(三分)上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下二十丸。
烏賊魚骨丸治久赤白痢。日夜無數(shù)。痛不可忍。
烏賊魚骨(三兩)樗根皮(三兩)亂發(fā)(三兩)雀兒糞(一兩)大赭(二兩)龍骨(二兩)白石脂(二兩)上搗羅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
以粥飲下二十丸。
代赭丸治久赤白痢。日夜無數(shù)。腹痛不可忍。
代赭(一兩)黃柏(一兩)黃(一兩半)龍骨(一兩)赤石脂(一兩)艾灰(一兩)狗頭骨皮(一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木香散治久赤白痢。臍腹疼痛。
木香(三分)附子(一兩半)黃連(一兩)當(dāng)歸(一兩)吳茱萸(半兩)濃樸(三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稍熱服。
附子散治久赤白痢。腹痛不止。
附子(一兩)黃連(一兩)訶黎勒(一兩)干姜(一兩)甘草(一兩)密陀僧(一兩)上搗
濃樸散治久赤白痢。腹內(nèi)冷痛。白多赤少。宜服。
濃樸(一兩)木香(三分)黃連(一兩)吳茱萸(半兩)干姜(半兩)當(dāng)歸(三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神效朱砂丸治久赤白痢不瘥。日夜度數(shù)無恒。
朱砂定粉粉霜巴豆(各一分)上藥同研如面。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冷二宜湯下二丸。
抵黃丸治久患赤白痢。
硫黃(半兩)密陀僧(一分)白礬灰(半兩)寒水石(二兩)上都研為末。以面糊和丸如綠
黃連龍骨丸治久赤白痢下瘥。羸困。
黃連(三分)龍骨(三分)白礬(一兩)胡粉(三分)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樗樹皮散治久赤白痢不止。
樗樹皮(一兩)甘草(一分)川椒(五十粒)上以水一盞。浸一宿。煎去滓。中盞內(nèi)七分。食前溫服。
姜附丸治久赤白痢不瘥。
赤烏腳(四兩)附子(一兩)干姜(一分)上搗羅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送下十五丸。
紫筍茶散治久赤白痢不瘥。
紫筍茶(一兩)臘月狗頭骨(一兩半)上藥同細(xì)研令勻。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橡實(shí)散治入赤白痢。日夜不止。
橡實(shí)(一兩)干姜(一兩)上搗篩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下二錢。
椒面粥治久冷或痢或不痢間。但腰腹患苦冷。
用上等新蜀椒三升。用醋經(jīng)宿漬之。以面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崭诡D服之。
加豉蔥豉鹽任性調(diào)和。不瘥更作。以瘥為度。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勞。極有所益。久當(dāng)自知耳。
又方
用黃連三兩炙。微銼。搗羅為末。煨獨(dú)頭蒜大熟。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
上用鼠尾草花搗末。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
治久赤白痢。及水瀉方。
川烏頭(一枚)上以黑豆凈半合。入水同煮黑豆熟。一炷香為度。同研爛丸。每服五丸。
干漆丸治一切痢久醫(yī)不瘥。
干漆砒霜朱砂(以上各一分)麝香(五分)巴豆(十粒)上都研如面。以軟飲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新汲水下一丸。
丁香丸治一切年久下痢。立效。
母丁香(三分)麝香(一分)砒霜(一分)巴豆(四十九粒)上都研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招囊岳渌乱煌?。忌食熱物。
雄黃胡粉硝石密陀僧(各半兩)上細(xì)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十丸。
治赤痢遠(yuǎn)年不瘥
鼠尾草秦皮薔薇根槲樹皮(以上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黃連丸治諸痢不瘥。
黃連(一兩)烏梅肉(一兩半)亂發(fā)(三兩)上搗羅為末。用蜜二兩半煉熟。入蠟一兩。
醋二合半。協(xié)議煎令蠟化。入前藥末于銅器中。重湯熬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莨菪丸治痢疾時(shí)久不瘥。變種種痢。兼脫肛。
釅醋(二升)莨菪子(一升)青州棗(一升)上以醋煮二味為膏。候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粥飲食前下。
蕪荑丸治久痢不瘥。有蟲。兼下部脫肛。
蕪荑黃連(炒二兩)蚺蛇膽(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杏仁湯下。日再服。
香粟散治久新痢疾。
罌粟殼(二兩)地榆木香陳皮干姜甘草(各半兩)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棗一枚。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食前。
粟煎散治久痢不瘥?;虺嗷虬?。瘀血作片。后重疼痛。日夜無度。
罌粟殼(十個(gè)蜜炙)甘草(三寸手擘破一半)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半。
入粟米一撮。同煎至一盞。去滓??辗?/p>
斷下散治久新血痢。日夜無度。
干姜地黃當(dāng)歸赤芍藥川芎黃連槐花罌粟殼上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粟米一撮。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五奇湯治久患痢疾。不問赤白并皆治之。
訶子(二個(gè)生用)木香(一塊)肉豆蔻(二個(gè))甘草(一寸)草豆蔻(二枚)上件為細(xì)末。
白術(shù)散若其人久下痢之后。卒然身體足脛面目浮腫。小便反快。切其脈而虛。
此由脾肺虛。則不能漸運(yùn)橘皮大腹皮茯苓生姜皮(各半兩)白術(shù)(一兩)上為細(xì)末。米飲調(diào)下三錢。
香茸丸治日久冷痢。
乳香(三錢)鹿茸(半兩)肉豆蔻(一個(gè))上為細(xì)末。陳米飲丸。每服五十丸。
空心米飲下。
治下痢久不瘥。腸垢已出。
用烏梅二十個(gè)。水一盞。煎取六分。去滓。食前服。
治療久痢脫肛不止。
用生姜切一升。燒熏之。
治久痢或疳
用草干蔓搗篩。量多少。管吹谷道中。不過三四次已。若神。
治丈夫久痢
用淡菜煮食之。任意。
治久痢不瘥
單用醋林子搗為末。酒調(diào)下一錢。服之甚效。
治久患下部冷久痢。腸腹下白膿。
用燒磚令溫。時(shí)熨。及坐之并瘥。但取堅(jiān)石燒暖用之。非別有溫石也。一方用古磚熱燒之。以物裹上坐之。入秋小腹多冷者。亦用此。
治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
用懸鉤根皮。濃煮服之。
治久痢
用枯蟬燒灰服之。
用狗頭骨燒灰。用干姜、莨菪焦炒見煙。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白飲??招南率琛?/p>
極效。
治水谷痢久不瘥
用濃樸三兩。黃連二兩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姆?/p>
治久痢不瘥。腹內(nèi)常惡者。
用薤。但多煮食之。
治白痢經(jīng)年不愈者
上用爛煮好羊肉。入鹽食之?;蛴盟槊鬃骷R羹食之。亦瘥。羊肉不可太肥。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附論)夫久痢不瘥。則谷氣日耗。腸胃損傷。濕氣散溢。肌肉浮腫。以胃土至虛故也。蟲因虛動(dòng)。上蝕于膈。則嘔逆煩悶。下蝕腸。則肛門瘡爛。久而不瘥。變成疳?;蛳鲁嘀?。水血相半。腥不可近。是謂五臟俱損。而五液雜下。此為難治。
方
龍骨湯治新久瀉痢。
龍骨桑白皮赤石脂天雄濃樸麻黃(各一兩半)白芷黃芩黃連地榆桂(去粗皮)當(dāng)歸木香白術(shù)訶黎勒肉豆蔻(二枚)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以水一盞
茯苓丸治久痢不止。脾胃虛弱。食飲不消化。腹鳴痛。
白茯苓(三分)陳曲(一兩)赤石脂(三分)黃連(一兩)人參(半兩)附子(半兩)黃柏干姜當(dāng)歸龍骨(各三分)甘草(炙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米飲下。不拘時(shí)。
附子湯治暴下積日不瘥。久痢。
附子(一枚)石榴皮(一貝)阿膠(二兩)龍骨甘草芍藥干姜黃連(各一兩)黃芩(半兩)粳米(三合)上羅勻。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下痢丸治數(shù)十年痢。下氣消谷。令人能食。夏月長將服之不霍亂。
大麥法曲(各一升)烏梅(二升半)附子干姜黃連黃柏桂心(各三兩)蜀椒(半兩)吳茱萸(四兩)上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一日三服。加至四十丸。一方用當(dāng)歸。無黃柏。名曲丸。
烏梅丸治諸痢久下。
烏梅(三百枚)干姜黃連(各十兩)當(dāng)歸蜀椒(各四兩)細(xì)辛附子桂心人參黃柏(各六兩)上為末。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五升米。再別搗如泥。盤中攪令勻相得。蜜和搗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服十丸。日三服。稍增至二十丸。米飲下。
曲柏丸治下痢數(shù)年不止。消谷下氣。補(bǔ)虛弱。
桂(去粗皮)附子黃連當(dāng)歸神曲干姜麥(各一兩)吳茱萸蜀椒烏梅肉(各一兩半)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加至四十丸。一方粟米糊丸。
馬藺子散療赤白痢。腹內(nèi)疼痛。并久水谷痢。色白如泔淀。悉主之。極重者。
不過三四日必瘥。
馬藺子(一升)地榆根皮(八分)濃樸(炙八分)熟艾赤石脂(一升)龍骨茯苓(各一錢)當(dāng)歸(一錢三分)上搗篩為散。一服方寸匕。加至四五匕。日二夜一。白飲服。
烏梅丸治久痢諸藥不瘥。數(shù)十年者。消谷下氣補(bǔ)虛。
烏梅肉黃連干姜吳茱萸(各四兩)桂心(二兩)當(dāng)歸(二兩)蜀椒(一兩半)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服十丸。日三。米飲下。
七味丸治久痢極。久不瘥。
黃連(八分)龍骨(二分)赤石脂(三分)濃樸(二分)甘草(一分)烏梅肉(二分)阿膠(三分)上研細(xì)篩。漿水服二錢。每日二服。小兒一錢。
羊脂煎治諸久痢不瘥。
羊脂白蠟黃連(末一升)酢(七合)蜜(七合)烏梅肉(二兩)亂發(fā)(末一升)上內(nèi)銅
利圣散子治丈夫婦人。遠(yuǎn)年近日。赤白休息等痢。
當(dāng)歸(去蘆)干姜(各二兩)黃柏皮甘草枳殼罌粟殼(各四兩)上搗粗散。
每服三錢。水一盞。薤白一條擘碎。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溫服。老人小兒加減服之。忌生冷、油
地榆丸治久痢不止。
地榆(一兩)龍骨赤石脂無食子熟艾(各半兩)黃柏(三分)橡實(shí)殼(炒半兩)上搗篩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shí)候。
加味四君子湯治久患痢疾。服藥已多而疾不愈。其治痢多是攻擊臟腑之藥。轉(zhuǎn)
覺難安。宜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川芎黃甘草罌粟殼上各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
濃樸湯治三十年久痢不止。
濃樸干姜阿膠(各二兩)黃連(五兩)艾葉石榴皮(各三兩)上羅勻。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一日二服。
御米湯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臍腹疼痛。里急后重。發(fā)渴無時(shí)。日夕無度。
及下血不已濃樸(十兩)罌粟殼白茯苓甘草(各五分)人參干姜(各三分半)上羅勻。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淮棗三枚。烏梅一個(gè)。煎至一盞。去滓。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十八十歲。每服二大盞。小兒每服一錢半為率。量兒加減。腹痛加木香。赤多加黑豆。
狗頭骨丸治久患下痢。臍腹疼痛。所下雜色。日夜不止?;蚱淙司锰?。頓下腸垢
。謂之惡痢。其脈微弱。
赤石脂敗龜干姜(各半兩)肉豆蔻附子(各一兩)狗頭骨(一兩)上為末。
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空心下。一方膿出甚者。去附子。
密陀僧丸治久痢。
密陀僧白礬陽起石伏火砒伏龍肝赤石脂(各半兩)上搗令細(xì)。入瓶中。鹽泥固濟(jì)。以文火養(yǎng)三日后。令通赤。候冷重研極細(xì)。水浸薺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
煨
治一切冷氣。積年氣痢。
莨菪子附子干姜陳橘皮桂心濃樸上各等分為末。以白面糊丸。溫湯送下。
食前。藥性氣甚溫?zé)?。發(fā)用解之。
溫脾湯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脾胃冷。食不消積熱。
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干姜(各二兩)附子(一枚)上羅勻。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
四續(xù)丸治三十年注痢。骨立痿黃。腸滑不瘥。
云實(shí)(五合)龍骨(三兩)附子生姜(各二兩)白術(shù)(二兩半)上為末。以蠟煎凈用。丸藥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不過五六服瘥。一方無白術(shù)。用棗肉為丸。粥飲下。
椒艾丸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蚯嗷螯S。四肢沉重。起即眩倒。
骨肉消瘦。兩足逆冷。痛中熱??嘟钷D(zhuǎn)。起止須扶。陰冷無子。
蜀椒(三百粒)烏梅(二百枚)熟艾(一升)干姜(三兩)赤石脂(二兩)上椒、姜、艾下篩。一斗米下蒸冷飯熟。去核。內(nèi)姜、椒末。合搗二千杵。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服十丸。
日
木香散治隔年痢不止。
木香(半兩)黃連(炒半兩)罌粟殼(半兩)生姜(半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細(xì)末。
入麝香少許研勻。陳米飲下二錢。治血痢尤奇。
云母散治久下痢赤白不止。
吳茱萸干姜訶黎勒皮白礬灰(各半兩)上搗羅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粟米飲下。食前服。一方有當(dāng)歸。無礬石。每服五錢。水煎服。名茱萸湯。
治膿血痢。
天仙散治腸虛久痢。
天仙子鉛丹(各二兩)大棗(三十枚)訶黎勒皮(一兩)赤石脂(半兩)
訶黎勒散治久痢不止。沉困怠惰。
訶黎勒木香黃連地榆(各半兩)吳茱萸(炒一分)上搗羅為細(xì)散。每服三錢匕。沸湯下。食前服。
虛積丸治久痢不瘥。將變。
硫黃水銀巴豆(各一兩)礞石硼砂(各半兩)上同在研勻。以好醋和令勻得所。
先作一地坑如茶盞大。沉四指凈火。通赤。去灰火去醋。紙襯攤藥在內(nèi)。碗蓋上焙一宿。
取出候干。面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或三丸。生姜棗湯送下。
治諸痢久不瘥。
羊脂阿膠蠟(各二兩)黍米(二升)上合煮作粥。一服令盡。即瘥。
干姜湯治積年痢。因毒腸極滑。醫(yī)所難藥。
干姜黃柏阿膠酸石榴皮(炒各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shí)。不瘥更作。老小亦良。羸者稍稍服之。一方無黃柏。用黃連。
秦皮丸治下赤連年。
秦皮鼠尾草薔薇根上等分。羅勻。以潦水煎。去滓。銅器釜煎成。丸如梧桐子大。
每
辰砂丹治冷熱不調(diào)。赤白毒痢。及不瘥者。
好辰砂信明砒粉霜(各半兩)上研極細(xì)。熔蠟七錢。油七點(diǎn)為劑。油紙裹。旋丸如小豆
金星鱔散治久痢。
金星鱔白礬鉛丹(各半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米飲調(diào)下。食前。
龍骨丸治久患滑泄下痢。
龍骨(一兩)白礬灰(半兩)鉛丹(半兩)上搗羅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臘茶清送下。
茯苓散療下痢。三十年者。
茯苓干姜黃連(等分)上搗細(xì)為散。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服之。一日漸增至百
當(dāng)歸湯療三十年下痢。止諸痛方。
當(dāng)歸(一兩)生姜(八兩)大棗(二十枚)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不瘥復(fù)作之
治下赤連年方
地榆鼠尾草(各一兩)上搗羅。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如不止。取屋塵。
水清去滓一升。分二服。療下血二十年。若不止。重服即愈。一方為末。粥飲調(diào)下二錢。
干姜散治一切赤白痢。久不瘥。
干姜槲白皮(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招氖城皽孛罪嬚{(diào)下。
治泄痢久不止
生姜沙糖(各一分)上以三重濕紙裹煨。五更初都作一服。以臘茶嚼下。
姜莧方治久痢不止。或赤或白。
馬齒莧生姜(各二兩)上和勻。用濕紙裹煨熟。不拘多少。細(xì)嚼。米飲咽下。
治痢。止腹痛不可忍者。
良姜芍藥上等分為末。姜鹽湯調(diào)下。
二靈散治久痢腸胃俱虛。肛門自下。
龍骨(半兩)木賊草(二分半)上為末。每用半錢。干摻。候少時(shí)以手托上。
黑豆湯治赤白痢疾。諸藥不瘥。
黑豆(半升)甘草(一兩半)上綿裹。以漿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溫二服。
治積久二十年常下痢
用赤松皮切一斗。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服即效。服一斗永瘥。三十年痢。服之百日瘥。
曲末酒。治久冷痢不純白者。由積臥冷處。經(jīng)久病發(fā)。遂令脾胃俱冷。日夜五六
十行。大小用好曲末五升。微熬令香。溫清醇酒令熱。和曲末一升??崭诡D服之。日三服。若至食時(shí)。搗蒜一升令至熟。下姜、椒末調(diào)和如常食之法。惟須稠。勿加鹽。以水和面二升作淳餅。
極比至瘥來。少食余食。以此法治。不過兩日。無有不瘥。
治久痢赤白。
嫩艾葉。上搗攪取汁一升。日二服。大效。
黑神散治腸滑久痢。神妙無比。
酸石榴(一枚)上搗為散。每服用酸石榴一瓣。以水一盞。煎湯調(diào)下二錢許。久瀉亦治之。又療冷熱不調(diào)?;驕蛩?。赤白清黃者。搗汁服之亦佳。
豆蔻散治脾虛腸鳴。久痢不止。腹痛不能食。
大肉豆蔻(一枚入乳香三十塊在內(nèi)以面熟為度)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diào)下。
草蒿方治冷熱久痢。
上草蒿。秋冬用子。春夏用苗。搗絞汁服。
治久赤白痢
用黃雌雞子。醋煮熟??崭故持?/p>
黃連膏治久痢累醫(yī)不瘥。
用黃連一兩為末。以雞子白和為餅。炙令如紫肝色。杵為末。以漿水三升。慢火煎成膏。
白痢加酒半盞同煎。每服半合。溫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一方治赤痢。為丸。每服三十丸。米飲服之。
治久痢勞痢
用干姜、莨菪焦炒見煙。面糊為丸。白飲空心下十丸。極效。
治久下痢經(jīng)時(shí)不止者。此休息痢。
用牡狗骨。炙令黃焦。搗。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痢久不瘥
用干棗和丸。米粉燒服。
治久痢。及疳痢困重方。
用樗白皮不限多少。取土際不用。見狗及風(fēng)。細(xì)切。搗爛如泥。捻作餛飩?cè)鐥?。勿令過熟煮。吞七枚。重者不過七服。皆空肚。忌油膩、熟面、毒物。
神授散治久痢不瘥。
用陳石榴焙干。為細(xì)末。米湯調(diào)下三四錢。人患二三十年?;蛉齼稍虏挥?。百藥不效。
此藥一服便住。不可以草方輕視。
治痢疾久病。諸藥不效。
用豬臟熟煮。薄切。空心炒米子平胃散服之。即愈。忌熱物。
蚺蛇膽方治溫痢久不斷。體瘦多昏睡。坐則閉目。食不下。
用蚺蛇膽大如豆二枚。煮通草汁研膽。以意多少飲之。涂五心并下部。
治諸痢日久者。二服效。
干姜(一兩)地榆(二兩)甘草(一兩)熟黑豆(一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
食前。水煎和滓服。
異香散治憂郁氣滯不散。腹中膨滿刺痛。下痢不止。
蓬莪術(shù)益智仁甘草京三棱(各六兩)青皮陳皮(各三兩)石蓮肉(一兩)濃樸(二
朱砂丸治切炙。痢不瘥。
朱砂(一分)蛤粉(半兩)巴豆(一分)硫黃(一分)烏頭末(半分)麝香(五分)砒霜(半分)上都細(xì)研令勻。用煮棗肉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下三十丸。
白礬丸治赤白痢不止。
白礬鉛丹(各二兩)上研令極細(xì)。用粟米飲下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招拿罪嬒?。
白術(shù)散治久赤白痢不止。腹中疼痛。
白術(shù)(一兩)附子(一兩)龍骨(二兩)黃連(一兩)阿膠(二兩)甘草(一兩)赤石脂(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龍骨丸治久赤白痢不止。腹痛不食。
當(dāng)歸(三分)芎(半兩)龍骨(三分)地榆(一兩)赤石脂(三分)沒石子(三分)黃柏(三分)橡實(shí)(半兩)艾葉(三分)上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下二十丸。
烏賊魚骨丸治久赤白痢。日夜無數(shù)。痛不可忍。
烏賊魚骨(三兩)樗根皮(三兩)亂發(fā)(三兩)雀兒糞(一兩)大赭(二兩)龍骨(二兩)白石脂(二兩)上搗羅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
以粥飲下二十丸。
代赭丸治久赤白痢。日夜無數(shù)。腹痛不可忍。
代赭(一兩)黃柏(一兩)黃(一兩半)龍骨(一兩)赤石脂(一兩)艾灰(一兩)狗頭骨皮(一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下二十丸。
木香散治久赤白痢。臍腹疼痛。
木香(三分)附子(一兩半)黃連(一兩)當(dāng)歸(一兩)吳茱萸(半兩)濃樸(三兩)上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稍熱服。
附子散治久赤白痢。腹痛不止。
附子(一兩)黃連(一兩)訶黎勒(一兩)干姜(一兩)甘草(一兩)密陀僧(一兩)上搗
濃樸散治久赤白痢。腹內(nèi)冷痛。白多赤少。宜服。
濃樸(一兩)木香(三分)黃連(一兩)吳茱萸(半兩)干姜(半兩)當(dāng)歸(三分)上搗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神效朱砂丸治久赤白痢不瘥。日夜度數(shù)無恒。
朱砂定粉粉霜巴豆(各一分)上藥同研如面。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冷二宜湯下二丸。
抵黃丸治久患赤白痢。
硫黃(半兩)密陀僧(一分)白礬灰(半兩)寒水石(二兩)上都研為末。以面糊和丸如綠
黃連龍骨丸治久赤白痢下瘥。羸困。
黃連(三分)龍骨(三分)白礬(一兩)胡粉(三分)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樗樹皮散治久赤白痢不止。
樗樹皮(一兩)甘草(一分)川椒(五十粒)上以水一盞。浸一宿。煎去滓。中盞內(nèi)七分。食前溫服。
姜附丸治久赤白痢不瘥。
赤烏腳(四兩)附子(一兩)干姜(一分)上搗羅為末。用醋煮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粥飲送下十五丸。
紫筍茶散治久赤白痢不瘥。
紫筍茶(一兩)臘月狗頭骨(一兩半)上藥同細(xì)研令勻。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橡實(shí)散治入赤白痢。日夜不止。
橡實(shí)(一兩)干姜(一兩)上搗篩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下二錢。
椒面粥治久冷或痢或不痢間。但腰腹患苦冷。
用上等新蜀椒三升。用醋經(jīng)宿漬之。以面三升。和椒一升緊拌。煮作粥??崭诡D服之。
加豉蔥豉鹽任性調(diào)和。不瘥更作。以瘥為度。不過三升椒即愈。此方不但治冷。大治諸虛損勞。極有所益。久當(dāng)自知耳。
又方
用黃連三兩炙。微銼。搗羅為末。煨獨(dú)頭蒜大熟。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
又方
上用鼠尾草花搗末。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粥飲調(diào)下一錢。
治久赤白痢。及水瀉方。
川烏頭(一枚)上以黑豆凈半合。入水同煮黑豆熟。一炷香為度。同研爛丸。每服五丸。
干漆丸治一切痢久醫(yī)不瘥。
干漆砒霜朱砂(以上各一分)麝香(五分)巴豆(十粒)上都研如面。以軟飲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計(jì)時(shí)候。以新汲水下一丸。
丁香丸治一切年久下痢。立效。
母丁香(三分)麝香(一分)砒霜(一分)巴豆(四十九粒)上都研為末。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招囊岳渌乱煌?。忌食熱物。
又方
雄黃胡粉硝石密陀僧(各半兩)上細(xì)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飲下十丸。
治赤痢遠(yuǎn)年不瘥
鼠尾草秦皮薔薇根槲樹皮(以上各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黃連丸治諸痢不瘥。
黃連(一兩)烏梅肉(一兩半)亂發(fā)(三兩)上搗羅為末。用蜜二兩半煉熟。入蠟一兩。
醋二合半。協(xié)議煎令蠟化。入前藥末于銅器中。重湯熬令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莨菪丸治痢疾時(shí)久不瘥。變種種痢。兼脫肛。
釅醋(二升)莨菪子(一升)青州棗(一升)上以醋煮二味為膏。候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粥飲食前下。
蕪荑丸治久痢不瘥。有蟲。兼下部脫肛。
蕪荑黃連(炒二兩)蚺蛇膽(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杏仁湯下。日再服。
香粟散治久新痢疾。
罌粟殼(二兩)地榆木香陳皮干姜甘草(各半兩)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棗一枚。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食前。
粟煎散治久痢不瘥?;虺嗷虬?。瘀血作片。后重疼痛。日夜無度。
罌粟殼(十個(gè)蜜炙)甘草(三寸手擘破一半)上件為粗末。每服三錢。用水一盞半。
入粟米一撮。同煎至一盞。去滓??辗?/p>
斷下散治久新血痢。日夜無度。
干姜地黃當(dāng)歸赤芍藥川芎黃連槐花罌粟殼上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粟米一撮。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五奇湯治久患痢疾。不問赤白并皆治之。
訶子(二個(gè)生用)木香(一塊)肉豆蔻(二個(gè))甘草(一寸)草豆蔻(二枚)上件為細(xì)末。
白術(shù)散若其人久下痢之后。卒然身體足脛面目浮腫。小便反快。切其脈而虛。
此由脾肺虛。則不能漸運(yùn)橘皮大腹皮茯苓生姜皮(各半兩)白術(shù)(一兩)上為細(xì)末。米飲調(diào)下三錢。
香茸丸治日久冷痢。
乳香(三錢)鹿茸(半兩)肉豆蔻(一個(gè))上為細(xì)末。陳米飲丸。每服五十丸。
空心米飲下。
治下痢久不瘥。腸垢已出。
用烏梅二十個(gè)。水一盞。煎取六分。去滓。食前服。
治療久痢脫肛不止。
用生姜切一升。燒熏之。
治久痢或疳
用草干蔓搗篩。量多少。管吹谷道中。不過三四次已。若神。
治丈夫久痢
用淡菜煮食之。任意。
治久痢不瘥
單用醋林子搗為末。酒調(diào)下一錢。服之甚效。
治久患下部冷久痢。腸腹下白膿。
用燒磚令溫。時(shí)熨。及坐之并瘥。但取堅(jiān)石燒暖用之。非別有溫石也。一方用古磚熱燒之。以物裹上坐之。入秋小腹多冷者。亦用此。
治患痢不問赤白膿血腹痛
用懸鉤根皮。濃煮服之。
治久痢
用枯蟬燒灰服之。
治久痢勞痢
用狗頭骨燒灰。用干姜、莨菪焦炒見煙。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白飲??招南率琛?/p>
極效。
治水谷痢久不瘥
用濃樸三兩。黃連二兩銼。水三升。煎取一升??招姆?/p>
治久痢不瘥。腹內(nèi)常惡者。
用薤。但多煮食之。
治白痢經(jīng)年不愈者
上用爛煮好羊肉。入鹽食之?;蛴盟槊鬃骷R羹食之。亦瘥。羊肉不可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