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diào)。壅滯之氣上攻胸膈。然腑臟之臊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生熱。沖發(fā)于口。故令臭也。張子和云。趙平尚家一男子。年二十余歲。病口中氣出臭如發(fā)廁。雖親戚莫肯對語。戴人曰。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煉?;鹬鹘钩?。故如是也。久則成腐。
腐車丸、浚川散。下五七行。比旦而臭斷。嗚呼。人有病口臭而終其老者。世訛以為肺系偏而與胃相通。故臭。此妄也。
方
含香丸治口臭。去熱毒風(fēng)。調(diào)和臟腑。
雞舌香芎(各一兩)藿香甘松香當(dāng)歸桂心白芷青桂香(各半兩)零陵香木一分細(xì)研)上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丸。如楝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口氣。
川升麻(三兩)甘草(炙銼)本白芷芎甘松香(各半兩)防風(fēng)(去蘆頭)丁香枝心〔一(
五香丸
治口臭。去熱毒。夫口者。脾之候。心脾感熱。蘊積于
胃。變?yōu)楦料悖ㄒ粌桑┒∠悖ㄒ粌桑┺龟懴悖ㄈ郑晗悖ㄑ邪敕郑┠鞠悖ㄈ郑┝缪蚪切迹ㄈ郑┌雰桑d子仁(
雞舌香丸
治口臭。去熱毒。
雞舌香藿香木香草豆蔻仁白芷(各半兩)零陵香甘松香莎草根(去毛各一分)雞頭大。
綿裹
青黛散治口臭。濕疳蝕齒欲落。唇頰穿破。
青黛(研)甘草(炙銼各一兩)雄黃(研)苦參細(xì)辛(去苗葉各半兩)丹砂(研)莨菪子蘆頭)麝香
治口及身臭令香。止煩散氣。
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一作木香)白芷桂心(各一兩)香附子檳榔(各夜一。
手水
含香丸治口臭。辟除邪惡冷氣。
零陵香(一兩)甘松(洗凈焙二兩)沉香(銼三兩)乳香(四兩研)木香(五兩)草豆蔻仁銼十兩)上為顏
豆蔻丸治口臭。
肉豆蔻(去殼)紅豆蔻(去皮)草豆蔻(去皮)白豆蔻(去皮)丁香甘草(炙銼)人參和丸。
如雞
甘露飲
(出經(jīng)驗方)
治男子婦人小兒。胃中客熱??诔?。齒齦宣露膿血。目瞼
腫。但欲合。
熟干地黃(洗去土)生干地黃枇杷葉(去毛令凈)山茵陳(去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服二錢。
水一一品落。
不
含香丸
(一名丁香丸出圣惠方)
治口氣臭穢。宜常服之。
丁香(半兩)甘草(三兩)芎(一兩)細(xì)辛桂心(各一兩半)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
治口香去臭方
瓜子仁芎本當(dāng)歸杜蘅(各六銖)細(xì)辛(半兩)防風(fēng)(二兩)上藥搗篩。食后飲一方
沉香散
沉香升麻白芷本(去苗土)細(xì)辛(去苗葉)丁香(各半兩)寒水石(研二兩)上為
本散治口臭生瘡。
本(去苗土)芎(各半兩)細(xì)辛(去苗葉)肉桂(去粗皮)當(dāng)歸(切焙)杏仁(湯浸去
七寶散治口臭??X令香。
鐘乳(研)丹砂(研)海水沫(研)白石英(研)真珠末(研)麝香(研)珊瑚(研各一分)
芎散治心虛寒口臭。蟲蝕齒痛。
芎白芷(各一兩)甘草(炙銼三分)肉桂(去粗皮)杜蘅(各半兩)當(dāng)歸(切焙三分)
抵圣散治口臭。齒疳脫落漏齦。膿出不止。
銅綠膽礬(各一錢)蟾酥(七片)膩粉(兩個子)鉛丹(半錢)砒霜(一錢)上研勻。先
治口臭及齒。
川升麻(一兩半)細(xì)辛本防風(fēng)(去蘆頭)芎甘草(各半兩炙銼)上為末。每用少
治臟腑蘊熱上熏。發(fā)為口臭
(出十便良方)用芎不以多少。銼小塊子。含化咽津。
治口臭方
(一名香附子丸出危氏方)用香附子。炒去毛為末。每早晚揩少許牙上。一方為末。一半醋糊為丸。一半白湯調(diào)吞下。
又方治口臭。
棗肉(八兩)芎白芷橘皮桂心(各四兩)上為末。次納棗。干則加蜜和丸。
如大豆
又方
桂心木蘭皮沉香(各一兩)芎(一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上為細(xì)散。每
細(xì)辛散治口臭。血不止。
細(xì)辛(去苗葉)雞舌香(各一分)菖蒲(三分)干姜(炮制)棗肉(焙干各半兩)上為末。
丁香丸治口臭穢。
丁香(三錢)甘草(炙一錢)芎(二錢)白芷(半錢各不見火)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如
桂心甘草細(xì)辛橘皮(各等分)上等分。治下篩。以酒服一錢匕。瘥。
橘皮(二十銖)桂心(十八銖)木蘭皮(一兩)大棗(二十枚)上件研篩。酒服方寸匕。日十八
芎白芷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各一兩)上為末。以棗肉兼入少煉了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細(xì)辛散治口臭。
細(xì)辛甘草(炙銼)桂心(各一兩)上為細(xì)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diào)下一錢。
一方有橘皮。酒服一錢匕。瘥。
口香去臭方
(一名芎散出圣惠方)甘草(三十銖)白芷(十八銖)芎(二十四銖)上件羅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三十
大棗瓜子仁松根白皮上件研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一百日衣被香。
丁香散
治口臭。齒。
丁香(研二十枚)白礬(燒灰)香附子(各三分)上為散。用先揩齒。次以散一錢敷之。
一
治口臭穢
(出圣惠方)甘草(炙銼)松根皮瓜子仁(各一兩微炒)上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以
礬石散
(出海上名方)
治口臭齒。
白礬(燒灰一分)麝香(少許)上細(xì)研為末。貼患處。日三五上。一方用青鹽少許調(diào)搽。
吐
治心氣不足口臭
(出經(jīng)驗良方)益智子(去殼)甘草(少許)上為末。時復(fù)干舐咽之。更以沸湯調(diào)服。立效。
(出百一選方)香白芷(七錢)甘草(五寸)上為細(xì)末。食后。井花水調(diào)下一錢。
芎芷膏
(出濟生方)
治口氣熱臭。
香白芷川芎(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食后臨臥。噙化一丸。
治口中臭方。
桂心(古今錄驗用細(xì)辛)甘草(各等分)上為末。臨臥以指撮。調(diào)酒服。二十日香。
蜀椒桂心(各等分)上為末。酒服三指撮許。
生香膏
(出三因方)
用干甜瓜子。去殼。一味研細(xì)。蜜熬少許。調(diào)成膏。食后含化?;蚍笤邶X上。尤妙。一方空
用象膽。每夜和水研少許。綿裹貼齒根上。每夜含之。平明暖水洗口。如此三五度。瘥。
香薷方
治口臭。
用香薷一把。水一斗。煎取三升。稍稍含之。
常以月旦。日未出時。從東壁取步七步?;仡^向垣立。含水壁七遍??诩聪恪?/p>
(出肘后方)用細(xì)辛、豆蔻含之。甚良。
(出圣惠方)用濃煮細(xì)辛汁含之。久乃吐之。
(出圣惠方)用井花水三升。正朝含之。漱口吐廁中。良。數(shù)度即瘥。
(出圣惠方)用熬大豆令焦。及熱酢沃。取汁含之。
(出圣惠方)用密陀僧為末。每服一錢。用醋半盞。調(diào)勻漱口。
治口痛。
用高腳地銅盤。馬蹄香。赤梗蜜桶藤。以酒搗取汁。雞毛刷取出涎即愈。
治口臭及齒腫痛。
(出圣惠方)用干甜瓠子。搗羅為末。蜜和丸。如半棗大。每日空心凈漱口了含一丸。兼取少許涂在齒齦
梁濟民膏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梁而飲。因勞心過度。肺氣有傷。以致氣出腥臭。
唾涕稠粘。咽桑白皮(二錢)地骨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半)知母(七分)黃芩(五分)五味子(二去滓。
溫《難經(jīng)》云。心主五臭。入肺為腥臭。此其一也。因洪飲大熱之氣所傷。滋溢心火。刑于肺氣息腥臭甘苦寒。
雞蘇丸
(出如宜方)
治口臭。心脾熱。
柴胡〔二兩(錢)〕麥門冬(制四兩)黃(炙一兩)阿膠〔制一(二)兩〕生地黃末(六兩后(二兩)木通(三將好蜜一(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黃末。不住手?jǐn)嚒r時入絞出者木通、柴胡汁。
慢慢熬成膏
肺熱口臭口中如膠瓦干。發(fā)渴。小便多。
(出永類鈐方)地骨皮桑白皮生黃山梔子馬兜鈴上甘草煎。食后噙咽。
升麻黃連丸
(出東垣蘭室秘藏方)
治多肉口臭不欲聞。穢惡氣使左右不得近。
升麻(半兩)黃連〔去須三(二)兩〕生甘草(三錢)生姜(半兩取自然汁)連花青皮(半蒸餅為丸
以梅曝干為臘。含之可以香口。
治口氣臭。
以雞舌香含之。
抱樸子云。應(yīng)郡漢官侍中。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含之。日華子云。雞舌香治口氣。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也。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diào)。壅滯之氣上攻胸膈。然腑臟之臊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生熱。沖發(fā)于口。故令臭也。張子和云。趙平尚家一男子。年二十余歲。病口中氣出臭如發(fā)廁。雖親戚莫肯對語。戴人曰。肺金本主腥。金為火所煉?;鹬鹘钩?。故如是也。久則成腐。
腐車丸、浚川散。下五七行。比旦而臭斷。嗚呼。人有病口臭而終其老者。世訛以為肺系偏而與胃相通。故臭。此妄也。
方
含香丸治口臭。去熱毒風(fēng)。調(diào)和臟腑。
雞舌香芎(各一兩)藿香甘松香當(dāng)歸桂心白芷青桂香(各半兩)零陵香木一分細(xì)研)上為末。入麝香研勻。煉蜜和丸。如楝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口氣。
川升麻(三兩)甘草(炙銼)本白芷芎甘松香(各半兩)防風(fēng)(去蘆頭)丁香枝心〔一(
五香丸
(出圣惠方)
治口臭。去熱毒。夫口者。脾之候。心脾感熱。蘊積于
胃。變?yōu)楦料悖ㄒ粌桑┒∠悖ㄒ粌桑┺龟懴悖ㄈ郑晗悖ㄑ邪敕郑┠鞠悖ㄈ郑┝缪蚪切迹ㄈ郑┌雰桑d子仁(
雞舌香丸
(出圣惠方)
治口臭。去熱毒。
雞舌香藿香木香草豆蔻仁白芷(各半兩)零陵香甘松香莎草根(去毛各一分)雞頭大。
綿裹
青黛散治口臭。濕疳蝕齒欲落。唇頰穿破。
青黛(研)甘草(炙銼各一兩)雄黃(研)苦參細(xì)辛(去苗葉各半兩)丹砂(研)莨菪子蘆頭)麝香
五香丸
(出圣惠方)
治口及身臭令香。止煩散氣。
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一作木香)白芷桂心(各一兩)香附子檳榔(各夜一。
手水
含香丸治口臭。辟除邪惡冷氣。
零陵香(一兩)甘松(洗凈焙二兩)沉香(銼三兩)乳香(四兩研)木香(五兩)草豆蔻仁銼十兩)上為顏
豆蔻丸治口臭。
肉豆蔻(去殼)紅豆蔻(去皮)草豆蔻(去皮)白豆蔻(去皮)丁香甘草(炙銼)人參和丸。
如雞
甘露飲
(出經(jīng)驗方)
治男子婦人小兒。胃中客熱??诔?。齒齦宣露膿血。目瞼
腫。但欲合。
熟干地黃(洗去土)生干地黃枇杷葉(去毛令凈)山茵陳(去根)天門冬(去心)麥門冬服二錢。
水一一品落。
不
含香丸
(一名丁香丸出圣惠方)
治口氣臭穢。宜常服之。
丁香(半兩)甘草(三兩)芎(一兩)細(xì)辛桂心(各一兩半)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
治口香去臭方
瓜子仁芎本當(dāng)歸杜蘅(各六銖)細(xì)辛(半兩)防風(fēng)(二兩)上藥搗篩。食后飲一方
沉香散
沉香升麻白芷本(去苗土)細(xì)辛(去苗葉)丁香(各半兩)寒水石(研二兩)上為
本散治口臭生瘡。
本(去苗土)芎(各半兩)細(xì)辛(去苗葉)肉桂(去粗皮)當(dāng)歸(切焙)杏仁(湯浸去
七寶散治口臭??X令香。
鐘乳(研)丹砂(研)海水沫(研)白石英(研)真珠末(研)麝香(研)珊瑚(研各一分)
芎散治心虛寒口臭。蟲蝕齒痛。
芎白芷(各一兩)甘草(炙銼三分)肉桂(去粗皮)杜蘅(各半兩)當(dāng)歸(切焙三分)
抵圣散治口臭。齒疳脫落漏齦。膿出不止。
銅綠膽礬(各一錢)蟾酥(七片)膩粉(兩個子)鉛丹(半錢)砒霜(一錢)上研勻。先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口臭及齒。
川升麻(一兩半)細(xì)辛本防風(fēng)(去蘆頭)芎甘草(各半兩炙銼)上為末。每用少
治臟腑蘊熱上熏。發(fā)為口臭
(出十便良方)用芎不以多少。銼小塊子。含化咽津。
治口臭方
(一名香附子丸出危氏方)用香附子。炒去毛為末。每早晚揩少許牙上。一方為末。一半醋糊為丸。一半白湯調(diào)吞下。
又方治口臭。
棗肉(八兩)芎白芷橘皮桂心(各四兩)上為末。次納棗。干則加蜜和丸。
如大豆
又方
桂心木蘭皮沉香(各一兩)芎(一兩半)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上為細(xì)散。每
細(xì)辛散治口臭。血不止。
細(xì)辛(去苗葉)雞舌香(各一分)菖蒲(三分)干姜(炮制)棗肉(焙干各半兩)上為末。
丁香丸治口臭穢。
丁香(三錢)甘草(炙一錢)芎(二錢)白芷(半錢各不見火)上為細(xì)末。
煉蜜為丸。如
又方治口臭。
桂心甘草細(xì)辛橘皮(各等分)上等分。治下篩。以酒服一錢匕。瘥。
又方
橘皮(二十銖)桂心(十八銖)木蘭皮(一兩)大棗(二十枚)上件研篩。酒服方寸匕。日十八
又方
芎白芷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各一兩)上為末。以棗肉兼入少煉了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溫水下二十丸。
細(xì)辛散治口臭。
細(xì)辛甘草(炙銼)桂心(各一兩)上為細(xì)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熟水調(diào)下一錢。
一方有橘皮。酒服一錢匕。瘥。
口香去臭方
(一名芎散出圣惠方)甘草(三十銖)白芷(十八銖)芎(二十四銖)上件羅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三十
又方
大棗瓜子仁松根白皮上件研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一百日衣被香。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口臭。齒。
丁香(研二十枚)白礬(燒灰)香附子(各三分)上為散。用先揩齒。次以散一錢敷之。
一
治口臭穢
(出圣惠方)甘草(炙銼)松根皮瓜子仁(各一兩微炒)上為末。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以
礬石散
(出海上名方)
治口臭齒。
白礬(燒灰一分)麝香(少許)上細(xì)研為末。貼患處。日三五上。一方用青鹽少許調(diào)搽。
吐
治心氣不足口臭
(出經(jīng)驗良方)益智子(去殼)甘草(少許)上為末。時復(fù)干舐咽之。更以沸湯調(diào)服。立效。
治口氣。
(出百一選方)香白芷(七錢)甘草(五寸)上為細(xì)末。食后。井花水調(diào)下一錢。
芎芷膏
(出濟生方)
治口氣熱臭。
香白芷川芎(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大。食后臨臥。噙化一丸。
治口中臭方。
桂心(古今錄驗用細(xì)辛)甘草(各等分)上為末。臨臥以指撮。調(diào)酒服。二十日香。
又方
蜀椒桂心(各等分)上為末。酒服三指撮許。
生香膏
(出三因方)
治口氣熱臭。
用干甜瓜子。去殼。一味研細(xì)。蜜熬少許。調(diào)成膏。食后含化?;蚍笤邶X上。尤妙。一方空
治口臭方
用象膽。每夜和水研少許。綿裹貼齒根上。每夜含之。平明暖水洗口。如此三五度。瘥。
一
香薷方
(出圣惠方)
治口臭。
用香薷一把。水一斗。煎取三升。稍稍含之。
又方治口臭。
常以月旦。日未出時。從東壁取步七步?;仡^向垣立。含水壁七遍??诩聪恪?/p>
又方
(出肘后方)用細(xì)辛、豆蔻含之。甚良。
又方
(出圣惠方)用濃煮細(xì)辛汁含之。久乃吐之。
又方
(出圣惠方)用井花水三升。正朝含之。漱口吐廁中。良。數(shù)度即瘥。
又方
(出圣惠方)用熬大豆令焦。及熱酢沃。取汁含之。
又方
(出圣惠方)用密陀僧為末。每服一錢。用醋半盞。調(diào)勻漱口。
治口痛。
用高腳地銅盤。馬蹄香。赤梗蜜桶藤。以酒搗取汁。雞毛刷取出涎即愈。
治口臭及齒腫痛。
(出圣惠方)用干甜瓠子。搗羅為末。蜜和丸。如半棗大。每日空心凈漱口了含一丸。兼取少許涂在齒齦
梁濟民膏
(出衛(wèi)生寶鑒方)
梁而飲。因勞心過度。肺氣有傷。以致氣出腥臭。
唾涕稠粘。咽桑白皮(二錢)地骨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半)知母(七分)黃芩(五分)五味子(二去滓。
溫《難經(jīng)》云。心主五臭。入肺為腥臭。此其一也。因洪飲大熱之氣所傷。滋溢心火。刑于肺氣息腥臭甘苦寒。
雞蘇丸
(出如宜方)
治口臭。心脾熱。
柴胡〔二兩(錢)〕麥門冬(制四兩)黃(炙一兩)阿膠〔制一(二)兩〕生地黃末(六兩后(二兩)木通(三將好蜜一(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黃末。不住手?jǐn)嚒r時入絞出者木通、柴胡汁。
慢慢熬成膏
肺熱口臭口中如膠瓦干。發(fā)渴。小便多。
(出永類鈐方)地骨皮桑白皮生黃山梔子馬兜鈴上甘草煎。食后噙咽。
升麻黃連丸
(出東垣蘭室秘藏方)
治多肉口臭不欲聞。穢惡氣使左右不得近。
升麻(半兩)黃連〔去須三(二)兩〕生甘草(三錢)生姜(半兩取自然汁)連花青皮(半蒸餅為丸
治口臭。
以梅曝干為臘。含之可以香口。
治口氣臭。
以雞舌香含之。
抱樸子云。應(yīng)郡漢官侍中。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含之。日華子云。雞舌香治口氣。所以三省故事郎官。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