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鼻流清涕(附論)

    作者: 朱梓

    夫五臟化液。遇熱則干燥。遇寒則流衍。鼻流清涕。至于不止。以肺臟感寒。寒氣上達。

    故此獨言涕。與宣明五氣言肺。為涕同意。

    五味子湯治鼻出清涕。

    五味子山芋(各一兩)半夏(湯洗去滑三分)鹿茸(酒浸一宿酥炙)白術(shù)(米湯浸一宿銼炒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牛膝(酒浸切焙)甘草(炙銼)檳榔(銼)熟干地黃(焙)三分)上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招臏胤?/p>

    辛夷散

    (出醫(yī)方集成)

    治肺虛風(fēng)寒。濕熱之氣。加之鼻內(nèi)。壅塞涕出不已。或

    氣息不通?;蛐烈娜始毿粒ㄏ慈ネ寥~)本(去蘆)升麻川芎木通(去節(jié))防風(fēng)(去蘆)羌活(去一方。

    細辛膏

    (出醫(yī)方集成)

    治鼻塞腦冷。常有清涕出不已。

    細辛蜀椒干姜芎吳茱萸附子(各十八銖)桂心〔一分(兩)〕皂莢屑(半兩)裹納鼻孔中。并摩鼻上。一方無桂心。

    訶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肺虛外傷風(fēng)冷。致鼻塞常流清涕。頭目昏痛。四肢不

    利。

    訶黎勒(煨用去皮)白術(shù)(各一兩)防風(fēng)(去蘆頭)細辛前胡(去蘆頭)木通(銼各三分)為散。

    每服

    細辛散治肺傷風(fēng)冷。鼻流清涕。頭目疼痛。胸膈不利。

    細辛(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桂心蔓荊子芎訶黎勒〔煨用去皮以上各三錢(分)〕枳殼(去瓤麩炒微黃)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三錢。

    水一盞。

    川椒散

    (出直指方)

    治流涕。

    大紅開口川椒(微炒出汗)訶子(煨取肉)川白姜(生者)肉桂川芎細辛凈白術(shù)(等

    白術(shù)散

    (出圣惠方)

    治鼻流清涕。日久不止。皆因肺臟虛寒。心膈壅滯。頭目

    不利。

    白術(shù)(一兩)丁香訶黎勒(煨用皮)桂心細辛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分)枳殼(去瓤麩炒微黃半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干微炒)上為細末。每于食后。溫酒下一錢。

    芎散

    (一名通草膏出圣惠方)

    治鼻中清涕出。腦冷所致。

    通草辛夷仁(各半兩)甘遂(一作甘草)北細辛(去苗)桂心芎附子(各一兩)上。搗姜為丸即愈。此方治腦冷所致。然此疾亦有腦熱者。亦有肺寒者。《素問》云。膽移熱于腦。則辛鼻淵。又曰。腦滲為涕。肺之液為涕。當(dāng)詳審之。一方白狗膽和丸更佳。

    甘遂丸

    (出本事方)

    治鼻多清涕。

    甘遂(一兩)細辛(去苗葉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木通(銼各一兩一分)干姜(炮制)以綿裹納鼻

    芎膏

    (出圣惠方)

    治鼻塞。多清涕。

    芎細辛(去苗葉)吳茱萸(湯浸焙干炒)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干姜(炮制)皂莢(炙刮去皮并子各三分)上細銼。以醋浸一宿。納豬脂于銀器中。煎候五七沸。去滓。

    傾入合中澄凝。以綿裹少許納鼻中。一方。有附子一味。

    塞鼻桂膏

    (出圣惠方)

    治鼻常有清涕。

    桂心細辛干姜(炮制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各半兩)皂莢(一分)上為末。以

    杏仁膏

    (一名通鼻散出圣惠方)

    治鼻久塞清涕不止。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細辛(去苗葉)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各一兩)上細銼。以醋浸一宿。用煉成豬脂一斤。銀器盛微火煎之。候附子黃色。去滓。傾入合中澄凝。以綿裹少許納鼻中。涂囟上。一名涂囟膏。一方無蜀椒。

    二黃散治鼻痛。流臭水氣。腦冷漏下。

    硫黃黃丹(炒)白芷上等分為末。少許吹鼻中。三五次即愈。

    灌鼻黃連汁治鼻塞多年。清水出不止。

    黃連(去須二兩)蒺藜苗(二把)上細銼。水二升煎至一升。取一合灌鼻中。不過再灌。

    大嚏瘥。

    治鼻流清涕不止。

    用白芷末蔥白。搗爛和藥為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

    傷風(fēng)鼻塞。清涕不止。

    上用白芷一兩。無白芷。則用薄荷、荊芥一錢為末。以臘茶清調(diào)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nèi)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
  •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xué)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