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飲食者.用藿香正氣散.有食傷脾胃者.用六君子湯.有陽氣壅滯者.用紫蘇飲.又有常多怒氣.胸腹?jié)M悶.服順氣藥而甚者.宜參歸芩術(shù)湯.
參歸芩術(shù)湯
當(dāng)歸 人參(各二錢) 川芎 黃芩(各八分) 白術(shù)(二錢) 甘草 紫蘇 陳皮(各四分) 木香(二分)
心腹脹滿.氣沖心膈煩悶.并腹脹滿.兩脅妨悶.不下飲食.四肢無力.
倉公下氣湯
羌活 赤芍 赤苓 甘草 半夏 檳榔(各八分) 桂心(四分) 蘇梗(六分) 青皮 陳皮大腹皮 桑白皮(各一錢) 和勻.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個.煎服.心腹脹滿.氣沖心膈.煩悶.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訶黎勒散
訶黎勒 赤苓 前胡(各一錢) 陳皮 大腹皮 桑白皮(各七分) 枳殼 川芎 白術(shù)(各五分)
研末.每服四錢.姜棗引.
孕六七月時.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小腹如扇.此子臟虛寒也.
附子湯
附子(八分)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各一錢) 芍藥(一錢)
水煎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有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飲食者.用藿香正氣散.有食傷脾胃者.用六君子湯.有陽氣壅滯者.用紫蘇飲.又有常多怒氣.胸腹?jié)M悶.服順氣藥而甚者.宜參歸芩術(shù)湯.
參歸芩術(shù)湯
當(dāng)歸 人參(各二錢) 川芎 黃芩(各八分) 白術(shù)(二錢) 甘草 紫蘇 陳皮(各四分) 木香(二分)
心腹脹滿.氣沖心膈煩悶.并腹脹滿.兩脅妨悶.不下飲食.四肢無力.
倉公下氣湯
羌活 赤芍 赤苓 甘草 半夏 檳榔(各八分) 桂心(四分) 蘇梗(六分) 青皮 陳皮大腹皮 桑白皮(各一錢) 和勻.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個.煎服.心腹脹滿.氣沖心膈.煩悶.四肢無力.不思飲食.
訶黎勒散
訶黎勒 赤苓 前胡(各一錢) 陳皮 大腹皮 桑白皮(各七分) 枳殼 川芎 白術(shù)(各五分)
研末.每服四錢.姜棗引.
孕六七月時.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小腹如扇.此子臟虛寒也.
附子湯
附子(八分)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各一錢) 芍藥(一錢)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