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山牽牛

    拼音注音Shān Qiān Niú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巢腺山牽牛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hunbergia adenophora W. W. Smith.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巢腺山牽牛 藤本。葉對(duì)生;具柄;葉片寬卵形,長4-10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波狀至有淺裂片,基出腺3-5條??偁罨ㄐ蛏谌~腋,下垂;花梗頂部和小苞片被柔毛,并散生鳥巢狀腺體;小苞片2,初合生,后一側(cè)開裂似佛焰苞狀;花萼退化僅存一邊圈;花冠淡紫色或近白色,花心黃色,長5-8cm,裂片擴(kuò)展徑達(dá)7cm;雄蕊4,二強(qiáng)。蒴果長約3cm,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長喙,開裂時(shí)似烏鴉嘴。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主胃痛;跌打損傷;瘡癤;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柏樹油拼音注音Bǎi Shù Yóu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樹干滲出的樹脂??硵鄻涓桑龢渲瑵B出凝結(jié)后,7~8月間采。性味①《草木便方》:“甘,平?!阿凇吨貞c草藥》:“淡澀,平,無毒?!肮δ苤髦戊铒L(fēng),解毒,......
  • 《中藥大辭典》:柏根白皮拼音注音Bǎi Gēn Bái Pí?jiǎng)e名柏皮(《本草經(jīng)集莊》),柏白皮(《別錄》)。出處《綱目》來源為柏科植物側(cè)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綱目》;“苦,平,無毒。“功能主治治燙傷?!秳e錄》:“主火灼爛瘡,長毛發(fā)。“用......
  • 《中藥大辭典》:柏脂拼音注音Bǎi Zhī別名柏油(《綱目拾遺》)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柏科植物側(cè)柏樹干或樹枝經(jīng)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性味《草木便方》:“甘,平?!肮δ苤髦沃谓臧_,癩瘡,禿瘡,黃水瘡,丹毒。①《唐本草》:“枯枝節(jié)燒取油,療癘......
  • 拼音注音Biāo Gǎn Huā別名八百錘、千錘打、銅錘來源鳶尾科唐菖蒲屬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以球莖入藥。秋季采集,洗凈曬干或鮮用。性味辛,溫。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消腫止痛。用于跌......
  • 《全國中草藥匯編》:棒棒木拼音注音Bànɡ Bànɡ Mù別名棒棒樹、棒子木、棒子樹、黑彈木、黑彈樹、樸樹、木黃瓜樹、白麻子、白麻樹來源榆科樸樹屬植物小葉補(bǔ)Celtis bungeana Blume的樹干。全年可采,切成小段,曬干。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