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明醫(yī)指掌》 驚悸怔忡健忘證八

    作者: 皇甫中

    【歌】驚悸心中常惕惕,如人將捕時驚惑。延纏不已漸怔忡,寤寐神魂多恍惚。精神短少或多痰,健忘之病因而得。皆緣大恐與大驚,觸事喪志心神失。

    【論】夫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yǎng)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驚悸之所以肇端也?;蚨劥舐暎繐舢愇?,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則心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狀,始則為驚悸。久而心虛停飲,水氣乘心,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畏之,心不自安,故怏怏然而怔忡也。

    日久不已,精神短少,心氣空虛,神不清而生痰,痰迷心竅,則遇事多忘;亦因思慮過度,病在心脾,故令轉盼遺忘,名曰健忘。三者雖有淺深之殊,皆心脾之病,其所由來者一也。而治之之法,必審其脈之虛實,病之淺深,元氣之盛衰,則虛實邪正之情自了然矣。

    【脈】驚悸怔忡,寸動而弱。寸緊關浮,悸病乃作。飲食痰火,伏動滑搏。浮微弦濡,憂驚過卻。健忘神虧,心虛浮薄。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