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明醫(yī)指掌》 瘀血

    作者: 皇甫中

    達(dá)按∶跌撲損傷,或被人打踢,或物相撞,或取閃肭,或奔走努力,或受困屈,或發(fā)惱怒,一時不覺,過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發(fā)者有之,十?dāng)?shù)日或半月、一月而發(fā)者有之。一般寒熱交作,其心胸、肋下、小腹?jié)M痛,按之手不可近者,此有瘀血也?;蛞粫r傷重,就發(fā)寒熱,瘀血上沖,則昏迷不醒,如死之狀,良久復(fù)蘇。輕則復(fù)元活血湯,重則桃仁承氣湯主之,量其元?dú)?,下其瘀血則愈。在上者,宜飲韭汁,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若醫(yī)家不識,見其寒熱脹滿,罔察其痛處,若有痛腫,手難近,按其脈芤澀,或數(shù),以明之。蓋肝為血海,凡有瘀血,必蓄積于心胸、脅下,或小腹之分,乃肝部也。心主血,肝藏血,脾為之流,但小便如常者,蓄血證也。內(nèi)傷瘀血證,必自汗。

    復(fù)元活血湯

    治瘀血留于胸脅腹肚,疼痛不可忍。

    柴胡(上) 花粉 當(dāng)歸(中) 紅花 甘草(下) 大黃(上,酒浸) 穿山甲(炮) 桃仁(中,酒浸,研如泥)

    上,用水一盞,酒半盞,煎一盞,加桃仁泥,再煎至八分,溫服,以利為度。

    桃仁承氣湯

    治蓄血脹滿,大實大痛,手不可近者。

    桃仁 大黃 芒硝(上) 甘草(下) 桂枝(中) 加∶丹皮(上) 枳殼(中)

    上銼,一劑,水二盞,煎至一蓋,入大黃一、二沸,再下芒硝,一沸,熱服,取下黑物。

    外有熱加柴胡。在上,加桔梗(中)、蘇木。在下,加牛膝(中)。兩脅并小腹硬滿痛者,加青皮(中)、川芎(中)、歸尾(上)、芍藥(中)。痛甚,加玄胡索、紅花。血未下,加童便、姜汁少許。血證若頭面、身黃者,姜渣絹裹擦之,其黃自退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