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性寒無毒,入心胃膀胱三經(jīng)。主噤口痢,及濕熱滲入膀胱,為白濁淋瀝等證,清心解煩,開胃進(jìn)食,去殼用。
按∶石蓮苦寒,宜瀉少陰之火,心火既清,則胃與膀胱不能獨(dú)熱矣,故皆入之。此別是一種,非蓮子比也。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味苦,性寒無毒,入心胃膀胱三經(jīng)。主噤口痢,及濕熱滲入膀胱,為白濁淋瀝等證,清心解煩,開胃進(jìn)食,去殼用。
按∶石蓮苦寒,宜瀉少陰之火,心火既清,則胃與膀胱不能獨(dú)熱矣,故皆入之。此別是一種,非蓮子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