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丁香湯

    《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干姜(炮裂)3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藿香葉3分,麝香(研)半錢(qián)。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胃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qián)匕,酒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丁香湯處方

    丁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半兩,胡椒半兩,青橘皮(去白,焙)半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益智(去皮)半兩,高良姜半兩,紅豆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脾胃氣虛,風(fēng)冷乘之,腹內(nèi)虛滿,有妨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加生姜1棗大(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丁香湯處方

    丁香1分,藿香葉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干姜(炮)半分。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胃寒,胸膈虛滿,面目浮腫,飲食不化。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煎取5合,去滓,徐徐呷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丁香湯處方

    丁香皮(銼)2兩,白術(shù)(銼)4兩,甘草(炙)1兩,干姜(炮)半兩,枇杷葉(拭去毛)2-7片,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胃中虛冷,霍亂吐瀉,煩熱發(fā)渴,或下利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丁香湯處方

    丁香母3粒(捶碎),陳橘皮1枚(全者,湯浸,去白,焙)。

    功能主治

    胃冷嘔逆,氣厥不通。

    用法用量

    用水1盞,煎取半盞,去滓熱呷。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干姜(炮)1兩,高良姜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嘔吵不止,或吐酸水;兼治一切冷氣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1分,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胃心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qián)匕,酒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丁香湯處方

    丁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陳曲(炒)半兩,草豆蔻(去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木香(炮)3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胃冷噦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六:丁香湯處方

    丁香1兩,芍藥(銼,炒)1兩,檳榔(濕紙裹煨,銼)1兩,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白術(shù)3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中惡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六《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1分,胡椒(炒)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桂(去粗皮)1兩,茴香子(炒)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久患心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丁香湯處方

    丁香1兩,白術(shù)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半夏半兩(白礬水浸一宿,洗凈,炒黃),干姜半兩(炮),甘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脾胃宿冷,口角流涎。

    用法用量

    每服1錢(qián),水8分,加生姜2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丁香湯別名

    丁香散

    處方

    丁香半分,桂(去粗皮)1分,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藿香葉1分,干姜(炮制)半兩,白茯苓(去黑皮)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qián)匕,水5分,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加大棗煎更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丁香湯處方

    丁香半兩,甘草(炙,銼)3分,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兩1分,赤芍藥(銼)1兩1分,人參1兩,白術(shù)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qián)匕,水1盞,酒半盞,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普濟(jì)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丁香湯處方

    丁香半兩,胡椒1錢(qián),縮砂仁4兩,干生姜1兩,甘草2兩,鹽2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消酒下痰,通中健胃。主

    用法用量

    每服1錢(qián),不拘時(shí)候,沸湯點(diǎn)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續(xù)本事》卷三:丁香湯處方

    藿香半兩,巴豆20粒,丁香49粒,粟米1合。

    制法

    先將粟米,巴豆肉同炒令赤色,去巴豆不用,只使粟米與丁香、藿香同研為末。

    功能主治

    開(kāi)胃進(jìn)食。主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卷三十五引作“丁香散”。

    摘錄《續(xù)本事》卷三《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1兩,桂(去粗皮)1兩,紫梢花1兩,頑荊1兩,蛇床子1兩,蒼術(shù)2兩,杜仲(細(xì)銼,湯洗,焙干)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補(bǔ)壯元陽(yáng)。主

    用法用量

    每用半兩,水3升,同煎至2升,連臍腹丹田淋浴。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丁香湯處方

    丁香2兩,陳曲(炒令黃)2兩,沉香(銼)2兩,木香2兩,紫蘇子(炒)3兩,干木瓜(焙干)5兩,吳茱萸(浸洗,焙干,炒黃)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風(fēng)毒腳氣上沖,散在四肢,虛腫無(wú)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qián)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近晚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丁香湯處方

    丁香1分,花桑葉(如無(wú),枇杷葉代)1分,人參1分,白茅根(銼)1分,藿香(用葉)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吐逆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1錢(qián)匕,水7分,加生姜1片,煎至4分,去滓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五:丁香湯處方

    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參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氣脹,胸膈腹?jié)M。

    用法用量

    周歲內(nèi)兒,每服半錢(qián)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溫服,日3次。3-4歲兒,漸加至1錢(qián)匕。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五《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丁香湯處方

    丁香2錢(qián),胡椒1錢(qián),檳榔1枚(銼)。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胃氣虛寒,嘔吐不止,不下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qián)匕,水半盞,加白茅根少許,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
更多中藥材
  • 別名八圣種子丹處方沙蒺藜8兩,川續(xù)斷4兩(酒洗),覆盆子4兩(酒洗,去蒂),干枸杞4兩,山萸(去核,酒洗)2兩,菟絲子(酒煮)2兩,芡實(shí)4兩,蓮須4兩。制法蒸餅,酒打?yàn)橥?,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種子。主無(wú)子。用法用量八圣種子丹(《同壽錄》卷一......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qián),黃連5錢(qián),黃柏5錢(qián),蒲黃5錢(qián),雄黃2錢(qián),蛇蛻(炒)2錢(qián),雞內(nèi)金2錢(qián),白丁香2錢(qián)。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xiàng)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qián),用藍(lán)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
  • 處方香附(便制)2兩,丹皮2兩,川芎(酒炒)2兩,延胡索(炒)2兩,歸身(酒洗)2兩,生地(姜汁炒)2兩,白茯苓2兩,赤芍藥(酒炒)1兩半。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經(jīng)脈不調(diào),濕氣白帶,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滾水送......
  • 處方大附子1錢(qián),川烏1錢(qián),草烏1錢(qián),雄黃5分,朱砂5分,紅砒4分,硫黃3分,麝香2分。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紫、白癜風(fēng)。用法用量用雞子清調(diào)稀,漿小麻布手中2條,陰干,用河水、姜汁、米醋3味,和1處,以藥手中蘸濕擦患處。待行動(dòng)汗出時(shí)擦之。夏月......
  • 處方青葙子1兩,決明子(炒)1兩,葶藶子(炒)1兩,車(chē)前子1兩,五味子1兩,枸杞子1兩,地膚子1兩,茺蔚子1兩,麥門(mén)冬(去心,焙)1兩,生干地黃(洗,焙)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肉桂(去粗皮)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澤瀉1兩,防風(fēng)(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