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冬蟲夏草10克,老雄鴨1只,生姜、蔥白、食鹽、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剁去腳爪,在開水中氽一下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取數枚冬蟲夏草裝入鴨頭內,用棉線纏緊,余下的冬蟲夏草和生姜、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然后放入盆內,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用濕棉紙密封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出籠后去棉紙,揀去生姜、蔥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補肺腎,益精髓。適用于老年人虛勞咳喘,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軟弱,久虛不復等癥。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料:冬蟲夏草10克,老雄鴨1只,生姜、蔥白、食鹽、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鴨去毛及內臟,洗凈,剁去腳爪,在開水中氽一下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取數枚冬蟲夏草裝入鴨頭內,用棉線纏緊,余下的冬蟲夏草和生姜、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然后放入盆內,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用濕棉紙密封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出籠后去棉紙,揀去生姜、蔥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補肺腎,益精髓。適用于老年人虛勞咳喘,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軟弱,久虛不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