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二仙散

    《仙拈集》卷四:二仙散處方

    輕粉、硫黃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諸癬。

    用法用量

    蜜調(diào)搽。

    摘錄《仙拈集》卷四《壽世保元》卷八引黃賓江方:二仙散處方

    穿山甲(用好漿兒酒1斤浸,將山甲微火炙干,再浸再炙,以酒干為度)1兩,麝香2分,朱砂(以麻黃水煮過)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痘瘡,寒戰(zhàn)咬牙,6-7日陷而不發(fā),不灌膿,陷入黑色,氣欲絕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分,或1錢,溫酒調(diào)下。

    注意

    有瀉者,不宜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八引黃賓江方《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黃賓江方:二仙散處方

    白芷(未潰者用1兩,已潰者用5錢),貝母(未潰者用5錢,已潰者用1兩)。

    制法

    上銼。

    功能主治

    發(fā)背癰疽,已成未成,已潰未潰,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好酒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黃賓江方《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二仙散處方

    仙靈脾、威靈仙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痘后食毒物,眼睛凸出。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得效》卷九:二仙散處方

    蓬術(shù)1兩半(煨),玄胡索1兩,蛤粉3兩,陳皮1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因久坐、久立陰濕之地,當(dāng)風(fēng)醉脫靴鞋,而成腳氣。若暑月久立,濕熱郁蒸,榮滯不和發(fā)熱;冬月寒氣冷麻,或發(fā)疼痛悶亂,晴陰皆發(f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炒黑豆50粒,以湯1盞,加生姜3片,煎至5分,去滓調(diào)服。

    摘錄《得效》卷九《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引李管勾方:二仙散處方

    白礬(生用)、黃丹各等分(一方加雄黃少許)。

    制法

    上藥各為末。

    功能主治

    疔腫惡瘡。

    用法用量

    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三棱針刺瘡見血,待血盡上藥,膏藥蓋之。不過3易,決愈。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引李管勾方
更多中藥材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
  •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湯處方人參30克(去蘆)熟地30克(九蒸)白術(shù)30克(土炒)山藥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動不安,如有下墮之狀。用法用量水......
  • 處方黃芩(條實者)1兩,白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砂仁5錢。功能主治妊婦不食,服氣沖心,遍身疼痛欲死。用法用量分4劑。水煎服。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七......
  • 處方玄參5錢,生地5錢,麥冬5錢,白薇1錢,骨碎補(bǔ)5錢,天門冬3錢。功能主治因過食肥甘,熱氣在胃,胃火日沖于口齒之間,而濕氣乘之,濕熱相搏而不散,蟲生于牙而致齒牙破損而作痛,如行來行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配合五靈至圣散含漱。摘錄《辨證錄》卷......
  • 處方黃耆1兩,白術(shù)5錢,當(dāng)歸5錢,生棗仁5錢,遠(yuǎn)志3錢,茯神5錢,甘草1錢,熟地1兩,半夏2錢,麥冬5錢,柏子仁3錢,玄參3錢。功能主治生血,補(bǔ)心肝。主心虛驚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