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闊葉十大功勞

    拼音注音Kuò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別名

    土黃柏、土黃連、八角刺、刺黃柏、黃天竹

    英文名Leatherleaf Mahonia Leaf來源

    為小薜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 (Fort.)Carr. 的。全年可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于甘肅、河南、浙江、安徽等。

    原形態(tài)

    常綠灌木,高達(dá)4m。根、莖斷面黃色、味苦。羽狀復(fù)葉互生,長30~40cm葉柄基部扁寬抱莖;小葉7~15,厚革質(zhì),廣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14cm,寬2~8cm,先端漸尖成刺齒,邊緣反卷,每側(cè)有2~7枚大刺齒??偁罨ㄐ虼謮?,叢生于枝頂;苞片小,密生;萼片9,3輪,花瓣6,淡黃色,先端2淺裂,近基部內(nèi)面有2密腺;雄蕊6;子房上位,1室。漿果卵圓形,熟時(shí)藍(lán)黑色,有白粉?;ㄆ?~10月,果期10~11月。

    性狀

    羽狀復(fù)葉,小葉片7~15,對生,無小葉柄,多略皺縮,革質(zhì),廣卵形,邊緣反卷,每側(cè)有刺3~5個(gè),葉脈明顯向背面突起,上表面綠色到灰綠色,下表面黃綠色。總?cè)~柄圓柱形,直徑約至5mm,著生小葉處膨大并有環(huán)紋。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分

    含小薜堿(berberine)等。

    功能主治

    補(bǔ)肺氣,退潮熱,益肝腎。用于肺結(jié)核潮熱、咳嗽、咯血、腰膝無力、頭暈、耳鳴、腸炎腹瀉、黃疸型肝炎、目赤腫痛。

    備注

    根、莖、果實(shí)亦入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i Mǐ別名稗子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稗的種子。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舂去殼,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沼澤地、溝邊及水稻......
  • 拼音注音Bǐ Zǎi Cǎo別名竹篙草(《嶺南科學(xué)雜志》),黃毛草(《廣州植物志》),墻頭竹、貓仔草、牛尾草(《福建民間草藥》),金絲茅《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筆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黃草、胡毛草(《閩東本草》),貓毛草(《廣東中......
  • 《中藥大辭典》:筆筒草拼音注音Bí Tǒnɡ Cǎo別名通氣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賊(《分類草藥性》),節(jié)節(jié)菜、接骨草(《福建民間草藥》),鎖眉草(《四川中藥志》),節(jié)骨草(《湖南藥物志》),銼刀草、木賊草、土麻黃、筆頭草、野麻黃......
  • 拼音注音Bǐ Guǎn Rónɡ別名筆管樹、漆娘舅、鳥榕、雀榕來源??乒P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葉入藥。生境分布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漆瘡,鵝兒瘡、乳腺炎。用法用......
  • 《全國中草藥匯編》:筆羅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別名野枇杷、粗糠柴來源清風(fēng)藤科筆羅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藥。生境分布浙江、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解毒,利水,消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