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筆羅子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筆羅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別名

    野枇杷、粗糠柴

    來(lái)源

    清風(fēng)藤科筆羅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藥。

    生境分布

    浙江、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

    性味

    酸,平。

    功能主治

    解毒,利水,消腫。主治水腫腹脹,無(wú)名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鮮根皮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筆羅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別名

    野枇杷(《中國(guó)樹木分類學(xué)》),粗糠柴、花木香(《中國(guó)經(jīng)濟(jì)植物志》),山枇杷、毛鼻良(《湖南民間藥物資料》)。

    出處

    《湖南民間藥物資料》

    來(lái)源

    為清風(fēng)藤科植物筆羅子果實(shí)。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邊、林緣或闊葉雜木林中及灌木叢內(nèi)。分布浙江、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小喬木,高約10米。樹干筆直,皮灰褐色;嫩枝粗壯,密生銹色柔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zhǎng)8~25厘米,寬3~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或上部疏生鋸齒,上面嫩時(shí)有毛,下面有銹色絨毛,側(cè)脈在背面顯明;葉柄長(zhǎng)2.5~3厘米,有短毛。圓錐花序頂生,有銹色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花瓣5;雄蕊5。核果近球形,基部?jī)A斜,徑5~8毫米,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8月。

    化學(xué)成分

    樹皮含鞣質(zhì)16.0%,葉含鞣質(zhì)5.7%。

    功能主治

    《湖南民間藥物資料》:"治咳嗽、感冒,止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筆羅子拼音注音Bǐ Luó Zǐ別名

    山枇杷、毛鼻良。

    英文名root-bark of Stiffleaf Meliosma出處

    出自《湖南民間藥物資料》

    來(lái)源

    藥材基源:為清風(fēng)藤科植物筆羅子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eliosma rigida Sieb.et Zucc.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果實(shí)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闊葉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筆羅子 喬木,高達(dá)7m。芽、幼枝、葉背中脈、花序均被誘色長(zhǎng)絨毛。單葉;葉柄長(zhǎng)1.5-4cm;葉片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長(zhǎng)8-25cm,寬2.5-4.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漸狹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數(shù)個(gè)尖鋸齒,葉背被銹色柔毛;側(cè)脈每邊9-18條;革質(zhì)?;▋尚?,圓錐花序頂生,主軸具3棱;萼片5或4,卵形或近圓形,有緣毛;花瓣5,白色,外面3片近圓形,直徑2-2.5mm,內(nèi)面2片長(zhǎng)約為花絲之半,2裂;光瑞具數(shù)緣毛;發(fā)育雄蕊長(zhǎng)1.2-1.5mm;子房無(wú)毛。核果球形,直徑5-8mm;核球形,稍偏斜,具凸起細(xì)網(wǎng)紋。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性狀

    性狀鑒別 核果球形,直徑5-8mm。果核球形,稍偏斜,具凸起細(xì)網(wǎng)紋,中肋稍隆起。干后果實(shí)表面顯棕綠色。氣微。

    化學(xué)成分

    樹皮含鞣質(zhì)16.0%。葉含鞣質(zhì)5.7%。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解表,止咳。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

    《湖南民間藥物資料》:治咳嗽、感冒,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國(guó)藥典》:川木通拼音注音Chuān Mù Tōnɡ別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英文名CAULIS CLEMATIDIS ARMANDII來(lái)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 Franch. 或繡球藤Clematis m......
  • 《中國(guó)藥典》:川木香別名木香、鐵桿木香、槽子木香英文名RADIX VLADIMIRIAE來(lái)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
  • 別名官桂皮[四川]、桂皮來(lái)源樟科樟屬植物銀葉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條筋樹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樹皮入藥。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剝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銀葉桂的樹皮。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儲(chǔ)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徑達(dá)12-15cm時(shí),在5-......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jiǎng)e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來(lái)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樹皮。全年可采,以春季為好,曬干。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