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韓光,治疔腫人也。貞觀初,衢州徐使君訪得此方。
用艾蒿一擔(dān)燒作灰,于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合和鍛石如面漿,以針刺瘡中至痛,即點(diǎn)之,點(diǎn)三遍,其根自拔,亦大神良。貞觀中用治三十余人,得瘥。故錄之。
魚(yú)臍疔瘡,似新火針瘡,四邊赤中央黑,可針刺之,若不痛即殺人,治之方∶
以臘月魚(yú)頭灰和發(fā)灰等分,以雞溏屎和敷上。此瘡見(jiàn)之效否即殺人。(《外臺(tái)》不用發(fā)灰,用雞子清和敷)。
又方以寒食餳敷之良。若硬者,燒灰涂貼即瘥。
治魚(yú)臍瘡,頭白腫痛不可忍者方∶
先以針刺瘡四畔,搗白苣汁,滴著瘡孔內(nèi)。
又方水獺屎敷,大良。
治赤根疔方熬白粉令黑,蜜和敷之良。
又方以新坌鼠壤,水和涂之,熱則易。
又方馬牙齒搗末,臘月豬脂和敷之,根即拔。燒灰用亦可。
犯疔瘡方∶
蕪菁根 生鐵衣(等分)
上二味和搗,以大針刺作孔,復(fù)削蕪菁根如針大,以前生鐵衣涂上刺孔中,又涂所搗者封上,仍以方寸匕,緋帛涂粘貼。有膿出即易,須臾,拔根出立瘥。忌油膩、生冷、醋滑、五辛、陳臭、粘食。
又方刺瘡頭及四畔令汁盡出,搗生栗黃敷上,以面圍之,勿令黃出,從旦至午,根拔矣。
又方以面圍瘡如前法,以針亂刺瘡,銅器煮醋令沸,瀉著面圍中令容一盞,冷則易之,三度,根即出。
又方取蛇蛻皮如雞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滓,頓服,立瘥。
又方燒蛇蛻皮灰,以雞子清和涂瘥。
又方取蒼耳苗搗,取汁一二升服之,滓敷上,立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韓光,治疔腫人也。貞觀初,衢州徐使君訪得此方。
用艾蒿一擔(dān)燒作灰,于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合和鍛石如面漿,以針刺瘡中至痛,即點(diǎn)之,點(diǎn)三遍,其根自拔,亦大神良。貞觀中用治三十余人,得瘥。故錄之。
魚(yú)臍疔瘡,似新火針瘡,四邊赤中央黑,可針刺之,若不痛即殺人,治之方∶
以臘月魚(yú)頭灰和發(fā)灰等分,以雞溏屎和敷上。此瘡見(jiàn)之效否即殺人。(《外臺(tái)》不用發(fā)灰,用雞子清和敷)。
又方以寒食餳敷之良。若硬者,燒灰涂貼即瘥。
治魚(yú)臍瘡,頭白腫痛不可忍者方∶
先以針刺瘡四畔,搗白苣汁,滴著瘡孔內(nèi)。
又方水獺屎敷,大良。
治赤根疔方熬白粉令黑,蜜和敷之良。
又方以新坌鼠壤,水和涂之,熱則易。
又方馬牙齒搗末,臘月豬脂和敷之,根即拔。燒灰用亦可。
犯疔瘡方∶
蕪菁根 生鐵衣(等分)
上二味和搗,以大針刺作孔,復(fù)削蕪菁根如針大,以前生鐵衣涂上刺孔中,又涂所搗者封上,仍以方寸匕,緋帛涂粘貼。有膿出即易,須臾,拔根出立瘥。忌油膩、生冷、醋滑、五辛、陳臭、粘食。
又方刺瘡頭及四畔令汁盡出,搗生栗黃敷上,以面圍之,勿令黃出,從旦至午,根拔矣。
又方以面圍瘡如前法,以針亂刺瘡,銅器煮醋令沸,瀉著面圍中令容一盞,冷則易之,三度,根即出。
又方取蛇蛻皮如雞子大,以水四升,煮三四沸,去滓,頓服,立瘥。
又方燒蛇蛻皮灰,以雞子清和涂瘥。
又方取蒼耳苗搗,取汁一二升服之,滓敷上,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