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紅粉

    《外科大成》卷一:紅粉處方

    水銀1兩,焰消1兩(炒干為末,用4錢5分),白礬1兩(煅枯,4錢5分),朱砂1錢(為末)。

    制法

    用篩過凈香爐灰2-3斤,鹽鹵水4-5斤聽用。取中樣新鐵鍋一口,以磚架起,安朱砂未于鍋中,如蓮子大為度;次取消、礬末研勻,蓋朱砂上,用等盤輕輕按消、礬如銀底樣,周圍如茶鐘口大;次將茶鐘蓋之,如口外有消、研即吹去之,將鐘揭起,用筷子在消、礬中間輕輕點一小窩,用茶匙挑水銀入窩內(nèi),仍將先覆茶鐘蓋之;次取前香灰,用鹽鹵水調(diào),干稀得所,先將手按茶鐘勿令動,隨將濕灰周圍涂過,只留鐘底在外,用石壓之;次鍋下發(fā)火,燒三香,二文一武,不時視香灰,如稍有白色,即用棕蘸鹵水,于灰上刷之,為澆水三香完,離火過宿,用斧從旁輕輕鑿開,取茶鐘,用黃紙包好,臨時刮用。

    功能主治

    一切頑瘡,楊梅粉毒,喉疳,下疳,痘子。

    用法用量

    粉霜必以朱砂色為度,如紅黃為嫩,上瘡必疼,須再封打一香。先用朱砂末、急性子各1錢5分,于鍋內(nèi)炒煙盡,去藥拭凈,入消、汞,升打如法,為之凈鍋。用煅石膏、赤石脂各2兩為末,鹽水調(diào)之封口,次以香爐灰蓋之更佳。初打出紅粉,用綿紙包好,入小南青布袋內(nèi),用綠豆水或槐花8兩、甘草1兩煎湯,懸胎煮100-200沸,取袋埋黃土內(nèi)1日夜,去火毒及消、礬之氣。

    摘錄《外科大成》卷一年氏《集驗良方》卷六:紅粉處方

    紅粉4錢,乳香2錢(去油),沒藥2錢(去油),兒茶2錢,珍珠1錢(豆腐內(nèi)煮)。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發(fā)背、對口瘡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先用酒洗瘡,棉花拭凈將藥摻上,溫水蘸竹紙貼上,1日1洗。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六《外科大成》卷一:紅粉處方

    水銀1兩1錢,白礬1兩1錢,火消1兩1錢,朱砂3錢3分。

    制法

    以鍋煨熱取起,入白礬,一沸;見清,入消,一沸;見清,入朱砂,一沸,見定,則取出研末,入鍋內(nèi),下水銀,蓋碗,封打如法。

    功能主治

    一切頑瘡,楊梅粉毒,喉疳,下疳,痘子。

    用法用量

    粉霜必以朱砂色為度,如紅黃為嫩,上瘡必疼,須再封打一香。先用朱砂末、急性子各1錢5分,于鍋內(nèi)炒煙盡,去藥拭凈,入消、汞,升打如法,為之凈鍋。用煅石膏、赤石脂各2兩為末,鹽水調(diào)之封口,次以香爐灰蓋之更佳。初打出紅粉,用綿紙包好,入小南青布袋內(nèi),用綠豆水或槐花8兩、甘草1兩煎湯,懸胎煮100-200沸,取袋埋黃土內(nèi)1日夜,去火毒及消、礬之氣。

    摘錄《外科大成》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生明礬1兩,生半夏(去臍)1兩,生南星(去臍)1兩,白茯苓1兩,干姜2兩。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遠年近日咳嗽,聲聲不絕;痰嗽。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臨臥生姜湯送下。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引《居家必......
  • 處方干姜2兩(泡,洗),白礬(枯)1兩,半夏(湯泡7次)1兩,天南星(湯泡7次)1兩,橘紅1兩。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飲。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 《普擠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選奇方》:倍子散別名麝香散(《余居士選奇方》)。處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藥用炭灰燒,候煙欲盡,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為細末,入麝香少許。功能主治主走馬疳。用法用量先以鹽湯漱口,敷患處。雖咽津亦無......
  • 《外臺秘要》卷八引《深師方》:倍術丸處方白術500克 桂心 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飲酒澼。用法用量每次10丸,溫開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桃、李、餐肉。摘錄《外臺秘要》卷八......
  • 處方白術加倍、陳皮、半夏(制)、白茯苓各等分,甘草減半。功能主治濕痰瀉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1盞半,煎服。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三十五引《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