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鬼柳樹

    拼音注音Guǐ Liǔ Shù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銹鱗木犀欖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lea ferruginea Royle[O.cuspi-data Wall.ex G.De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凈,切片;葉切碎,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中或河畔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原形態(tài)

    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小枝褐色或灰色,近四棱形,無毛,密被細小鱗片。單葉,對生;葉柄長3-5mm,被銹色鱗片;葉片革質(zhì),狹披針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3-10cm,寬1-2cm,先端漸尖,具長凸尖頭,基部漸窄,葉緣稍反卷,兩面無毛或在上面中脈被微毛,下面密被銹色鱗片。圓錐花序腋生;花序梗具棱,稍被銹色鱗片;苞片線形或鱗片狀,長約1mm;花梗長0-1mm;花白色,兩性;花萼小,杯狀,齒裂;花冠長2.5-3.5mm,花冠管與花萼近等長,裂片橢圓形;花絲極短,花藥長橢圓形,內(nèi)藏,稍短于花冠裂片;子房近圓形,花柱短,與花冠管近等長,柱頭頭狀。果寬橢圓形或近球形,長7-9mm,徑4-6mm,成熟時呈暗褐色?;ㄆ?-8月,果期8-11月。

    歸經(jīng)

    膀胱經(jīng)

    性味

    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止血。主小便不利;血淋;血尿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包袱七別名小八角蓮、半碗水、鐵骨散來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狀莖及根入藥。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功能主治散風祛痰,解毒。摘錄《全......
  • 拼音注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處《重慶草藥》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玉蜀黍“條。功能主治《重慶草藥》:“煎水服,治暑熱腹瀉?!罢洝吨兴幋筠o典》......
  • 拼音注音Běi Sī Shí Zhú別名商陸、銀柴胡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頭花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和儲藏:立秋至秋分之間,將根挖出,去掉根莖,剪去須根......
  • 別名金鐘茵陳、吹風草、鬼麻油、土茵陳。英文名Herba Siphonostegiae藥用部位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干燥全草。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株密被銹色短毛。根有......
  • 拼音注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別名雪山點地梅、喉嚨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北點地梅的帶根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sL.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連根拔起,洗凈,曬干。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