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圓萼刺參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圓萼刺參別名

    華刺參

    來源

    川續(xù)斷科圓萼刺參Morina chinensis (Batal. ex Diels) Pai,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甘肅、內(nèi)蒙古、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

    甘、苦,溫。

    功能主治

    健胃,催吐,消腫。主治胃痛等癥。外用治瘡癰腫痛。

    用法用量

    1~2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圓萼刺參拼音注音Yuán è Cì Shēn別名

    摩苓草、華刺參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Morina出處

    始載于《青藏高原藥物圖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川續(xù)斷科植物圓萼刺參的全草或種子。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Morina chinensis (Batal.) Diels [M. chinensis (Batal. Ex Didls)Pai]

    采收和儲(chǔ)藏:7-9月采收全草,洗凈,曬干或鮮用。果熟期收取種子。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0-4000m的高山草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內(nèi)蒙、甘肅、青海和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圓萼刺參 多年生草本,開花時(shí)矮小,果時(shí)高達(dá)60cm。基生葉6-8,簇生,線狀披針形,長(zhǎng)10-20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抱莖,邊緣具不整齊的淺裂片,裂片近三角形,裂至中脈的一半,邊緣3-9枚硬刺,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光滑,中脈明顯;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4-6葉輪生,無柄:長(zhǎng)5-15cm;2-3輪,向上漸小,裂片邊緣具硬刺。輪傘花序頂生,6-9節(jié),緊密穗狀,花后各輪疏離;總苞片葉狀。苞片4片1輪,卵形,長(zhǎng)2.5-3.5cm,先端漸尖,邊比具密集的刺,基部更多;小總苞陷藏于苞片之內(nèi),鐘形,邊緣有10條以上硬刺;花萼鐘狀,長(zhǎng)10-12mm,二唇形,每唇片先端2裂,裂片鈍圓,基部具髯毛;花冠小,紫褐色,長(zhǎng)6-7mm,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上面2枚能育,貼生于花冠管上部,下面2枚退化,著生于花冠管基部,花藥不外露;花柱稍長(zhǎng)于雄蕊,柱頭頭狀。果時(shí)小總苞成長(zhǎng)圓筒狀,先端平截有不等長(zhǎng)硬刺。瘦果包于小總苞基部,長(zhǎng)2-3mm,褐色,表面有皺紋?;ㄆ?-8月,果期9月。

    性味

    味辛;甘;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濕;補(bǔ)肝腎;消癰腫。主風(fēng)濕痹痛;腰膝酸痛;眩暈;小便頻數(shù);瘡癰腫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種子:味辛、性溫。用于關(guān)節(jié)疼痛,小便失禁、腰痛、眩暈及口眼歪斜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花菜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別名羊角菜(《綱目》),屢析草(《生草藥性備要》)。出處汪穎《食物本草》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長(zhǎng)于荒地,或栽培于庭園。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廣西、臺(tái)灣、......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白花菜子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Zǐ別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來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屬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種子,其全草亦入藥......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處《中國(guó)藥植圖鑒》來源為白花萊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國(guó)藥植圖鑒》:“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白花藤拼音注音Bái Huā Ténɡ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鮮用,或曬干用。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溪邊等處。分布浙江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xì)長(zhǎng),圓柱形,有棱溝。葉對(duì)生,有柄,葉片為......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白花蛇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來源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干燥尸體。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性味甘、咸,溫;有毒。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止痙。用于風(fēng)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fēng)口歪,半身不遂,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