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查古籍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電泳圖譜呈現(xiàn)乳糜微粒及前β-脂蛋白染色帶的濃染。屬于高乳糜微粒和高前β脂蛋白二者都存在的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mixedHyperlipoproteinemia),即Ⅴ型高脂血癥。將患者血清置4℃冷藏10h后發(fā)現(xiàn)血清上層有漂浮的奶油蓋狀乳糜微粒層形成奶油蓋,下層呈混濁狀,屬于罕見的血清外觀。甘油三酯水平與高CM血癥相似。血LDL-C和HDL-C低于正常,Ch在正常范圍,VLDL-C超出正常范圍,VLDL-C/VLDL-TG低于0.3。若給予患者注射肝素后,血清CM消失。與Ⅲ型不同點是Ⅴ型人血清VLDL-C/VLDL-TG在0.3以上。該型患者,若僅是LPL活性降低,屬顯性遺傳;若既有LPL活性降低又有ApoCⅡ減少,則屬于隱性遺傳,常于20歲前發(fā)病,家族史明顯的Ⅴ型者,丘疹狀黃色瘤的發(fā)病率可高達30%~50%,并伴有急性胰腺炎和肝脾腫大。因ApoCⅡ缺乏,LPL活性降低,VLDL生成過多而代謝速率降低等原因?qū)е耉LDL在血漿中堆積。
這一類型脂蛋白異常,常見腹部癥狀,有胰腺炎、疹樣黃色瘤、脂質(zhì)腎炎、肝脾腫大。與高乳糜微粒血癥相反,本型好發(fā)生于成年人,一般50~60歲發(fā)病,女性發(fā)病遲于男性。
`此型也可由很多不同疾病、藥物、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故應(yīng)仔細區(qū)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分析飲酒史,服用雌激素或固醇藥物,進行尿液分析,檢測禁食或餐后2h血糖和肝、甲狀腺、腎功能均有助于區(qū)分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的診斷。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的生化缺陷仍不是很清楚。患者體內(nèi)VLDL合成過剩,分解代謝遲緩,同時乳糜微粒分解代謝也緩慢,致使該型出現(xiàn)高CM血癥與高VLDL血癥混合存在。
唯一治療高乳糜微粒的方法是低脂肪飲食。用限制飲食來減輕體重以治療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癥可取得很好療效。也可用如下藥物進行治療:煙酸、novethindroml、oxandrolone、benzafibrate、gemfibrizol或clofib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