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桑螵蛸30克(微炒)菟絲子15克(湯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熟干地黃60克 山茱萸22克 黃連30克(去須)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補(bǔ)腎攝精,瀉火解毒。治腎水不足,熱毒熾盛,致成痟腎,小便白濁,久不愈。
每于空腹時(shí),煎大麥飲下30丸。
附子(炮,去皮、肼)五味子 龍骨各15克 桑螵蛸7枚(切,細(xì)炒)
上藥研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溫腎攝精。治下焦虛冷,精滑不固,遺瀝不斷。
每服3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桑螵蛸30克(微炒)菟絲子15克(湯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熟干地黃60克 山茱萸22克 黃連30克(去須)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bǔ)腎攝精,瀉火解毒。治腎水不足,熱毒熾盛,致成痟腎,小便白濁,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時(shí),煎大麥飲下3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楊氏家藏方》卷九:桑螵蛸丸處方附子(炮,去皮、肼)五味子 龍骨各15克 桑螵蛸7枚(切,細(xì)炒)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腎攝精。治下焦虛冷,精滑不固,遺瀝不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