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肺痹之癥】即皮痹也。煩滿喘嘔,逆氣上沖,右脅刺痛,牽引缺盆,右臂不舉,痛引
【肺痹之因】或形寒飲冷,或形熱飲熱,肺為華蓋,惡熱惡寒,或悲哀動中,肺氣受損
【肺痹之脈】寸口脈澀,責之在肺。或見遲弦,寒飲所傷,或見洪數(shù),乃是傷熱,浮遲
【肺痹之治】火熱傷肺者,家秘瀉白散。肺氣受損,肺虛液少,生脈散,加二冬二母。氣虛上逆,參橘煎、人參平肺散。
家秘瀉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黃芩 石膏 川連
生脈散
人參 麥門冬 北五味
三味同煎。
參橘煎
人參 橘紅二味同煎。
人參平肺散
人參 桑白皮 地骨皮 肥知母 天門冬 橘紅 甘草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肺痹之癥】即皮痹也。煩滿喘嘔,逆氣上沖,右脅刺痛,牽引缺盆,右臂不舉,痛引
【肺痹之因】或形寒飲冷,或形熱飲熱,肺為華蓋,惡熱惡寒,或悲哀動中,肺氣受損
【肺痹之脈】寸口脈澀,責之在肺。或見遲弦,寒飲所傷,或見洪數(shù),乃是傷熱,浮遲
【肺痹之治】火熱傷肺者,家秘瀉白散。肺氣受損,肺虛液少,生脈散,加二冬二母。氣虛上逆,參橘煎、人參平肺散。
家秘瀉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黃芩 石膏 川連
生脈散
人參 麥門冬 北五味
三味同煎。
參橘煎
人參 橘紅二味同煎。
人參平肺散
人參 桑白皮 地骨皮 肥知母 天門冬 橘紅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