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白棘

    作者: 楊時泰

    一名棘刺棘針。獨生而高者為棗。列生而低者為棘。白棘肥盛紫色枝。有皺薄白膜。先剝起者。厥名取白。義當在此。

    氣味辛寒。本經(jīng)主心腹痛。癰腫潰膿。止痛。決刺結(jié)。別錄療丈夫虛損陰痿。精自出。補腎氣。益精髓。棘針療腰痛喉痹不通。

    附方腹脅刺痛不可忍。因腎臟虛冷者。棘針鉤子一合焙。檳榔二錢半。水一盞。煎五分。入好酒半盞。更煎三五沸。分二服。疔瘡惡腫。外治棘針倒鉤爛者三枚。丁香七枚。同入瓶燒存性。以月內(nèi)孩子糞和涂。日三上之。又內(nèi)服方。曲頭棘刺三百枚。陳皮二兩。水五升。煎一升半。分服。

    〔論〕準繩治溲血有鹿茸丸。中用棘刺。且合桂附。是則此味補益。乃有為之前導而致其功者。抑更行而且補。在諸藥味?;蛭从腥缢怪嫔普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