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防己

    作者: 楊時泰

    黔產(chǎn)不及漢中者良。故稱漢防己。其莖如葛蔓延。莖根甚嫩。折一頭吹之。氣從中貫采其根用。剖開須作車輻解。而木強者不取也。漢防己。是根破之紋。作車輻解。黃實馨木防己。是苗上有丁足子。青白虛軟。(嘉謨)氣味大苦辛寒。性燥而不淳。善走下行。陰也。泄也。入足太陽經(jīng)。防己陽中之陰藥也。

    (腳拘己兇突熱壅塞氣已虧分濕熱致二陰不通者。

    如肺痿咯血之類防己于下部濕熱藥乃無瞑眩之患。

    主之。防己黃風水惡風汗出。

    甘草半兩。銼散痛加芍藥。風濕衛(wèi)。防術(shù)勝食。

    一錢。極驗。

    〔論〕防己為除下焦?jié)駸嵋獎?。何以能通十二?jīng)。以其為足太陽本經(jīng)藥。經(jīng)固曰巨陽者。

    諸蓋病亦可治之為病其義之。

    氣郁足腫一證。概以為濕熱下溜耳。即是濕熱概以為血分病耳。又不過曰氣郁化濕。濕郁化熱耳下輸后天也。血海之上。乃有丹田。氣充于血也。血生于氣。則胃氣之虛與胃陽之亢者。便氣海。使肺氣下降入心而生血矣。不能生血。則以沖任之氣。不得胃氣以行血海之化而達于足也血困于濕。其熱者陰氣微也。濕熱雖屬血分之病。

    乃先哲又謂胃氣下陷者。蓋天氣下為雨。則地氣上升焉。(其舉陰以上升者。乃陰中之陽。正謂元氣上升。(不能舉陰以升。由沖任不得陽以化也。)化以榮于周身。乃舉身半以下為腫或痛矣。是其必裕腎肝之陰以舉陽?;蛞骊??;蚯迤洳㈥栔疅峄蛏e之。豈漫從事于祛除濕熱。更加防己輩陽以升。然后陽中含陰以降。此篇論病。乃先從是病機之本也。其有肝腎陽微。陰不得化。而濕熱只因于下者。又當從肝腎為本。第不能舍后天生化之胃耳。

    繆氏。防己性悍氣猛。走竄決防。大苦大寒。能傷胃。凡胃虛陰虛腎虛小水不利。及胎前產(chǎn)〔辨治〕凡使。勿用木條色黃而腥皮皺上有丁足子。惟要心有花紋黃色者。去皮銼。酒洗。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