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微酸微咸。氣溫。陰中之陰。入手足厥陰血分。及手足少陰經。主寒濕風痹疸。通經脈。補中。療熱中傷。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止鼻洪尿血。并撲損瘀血。
痢心神煩熱。及蟲注下血如雞肝。女子虛熱崩漏。經滯不行。痔瘡癤排膿。酒煎服。
治舌衄。痹屬血脈之病。而傷中則由血之病于經脈者。更入于臟腑以傷其中之守也。雖淺深。然經脈者內外之合。故此味俱得治之。專于入營行滯。俗治女子經水不通。以一酒服之。一日即效。(瀕湖)稟土與水之氣。而兼得天令少陽之氣以生。故能涼無病之血行已傷之血。同地黃麥冬歸身阿膠茅根童便。主血熱吐衄。同地黃牛膝黃地榆芍藥荊芥治腸風下血。佐地榆。治橫魚口神效。吐血燥渴及解毒。用茜根雄黑豆去皮炙甘草等為末。井水丸彈子大。每溫水化服一丸。五十后經水不止者。作敗血論。用茜根(一名龍姜)一兩。阿膠側柏葉炙黃芩各五錢。生地一兩。胎發(fā)一枚燒灰。分六帖。每帖水一煎七分。入發(fā)灰服之。
〔論〕茜根味甘而微酸咸。色赤氣溫。專于行血活血。本經治寒濕風痹。固以其溫而行之矣通或則不徒金匱可從則難惟閉得以暢而而傷必以茜根湯治吐咯嘔血。(四物加童便浸香附錢半。茜草根二錢半。水煎服。)乃陽虛而陰不能化氣上化醇。第有足三陰(肝脾腎)手三陰(心肺心包)之殊。即有陰血陽血之宜審先導。第有足三陽(膽胃膀胱)手三陽(大腸小腸三焦)之別。即有陰氣陽氣之宜天地。分于身半之上下??伤鞚L同而無精微之分辨乎哉。故審必于血之化原?;驅伲ǜ纹⒛I)或屬在天之陰。(心肺心胞)然后明于氣之馭血?;驅僭诘刂枴#懳富驅僭谔熘?。(大腸小腸三焦)。蓋血于在地之陰資始。而于在天之陰資生。氣于在地之陽資生。而于在天之陽資化也。夫陽本先陰而動。血乃于在地之陰。資始者。因血之質屬陰也。
陰未舒時。不能馭陽以為氣。惟值陽正位。而陰乃合于陽以有生陽本先陰而升。氣乃于在地惟及陽司令。而液乃合于氣陰資生者。則宜究在天之氣者以為治。此分天地而審陰陽之大義。雖然病有標本。若血上逆。則又急宜治標。故資始者。亦必從在天之資化者以療之。而后治其資始之本。緣在天之資化者。不能化其急在標。不能舍在天之資化而迂圖其資始也。(在天之資化者不能化陰數句。是治血要領。乃陽中陰虛也。至于陽虛不能化陰以致血瘀上逆者。是癥不多見。正宜于茜根之蓋前治責其本在陰。后治責其本在陽也。)若病由在天之資生。更不必言矣。
繆氏。雖見血證。若加泄瀉飲食不進者。勿服。
〔修治〕銅刀銼。勿犯鐵鉛器。入藥焙用。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微酸微咸。氣溫。陰中之陰。入手足厥陰血分。及手足少陰經。主寒濕風痹疸。通經脈。補中。療熱中傷。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止鼻洪尿血。并撲損瘀血。
痢心神煩熱。及蟲注下血如雞肝。女子虛熱崩漏。經滯不行。痔瘡癤排膿。酒煎服。
治舌衄。痹屬血脈之病。而傷中則由血之病于經脈者。更入于臟腑以傷其中之守也。雖淺深。然經脈者內外之合。故此味俱得治之。專于入營行滯。俗治女子經水不通。以一酒服之。一日即效。(瀕湖)稟土與水之氣。而兼得天令少陽之氣以生。故能涼無病之血行已傷之血。同地黃麥冬歸身阿膠茅根童便。主血熱吐衄。同地黃牛膝黃地榆芍藥荊芥治腸風下血。佐地榆。治橫魚口神效。吐血燥渴及解毒。用茜根雄黑豆去皮炙甘草等為末。井水丸彈子大。每溫水化服一丸。五十后經水不止者。作敗血論。用茜根(一名龍姜)一兩。阿膠側柏葉炙黃芩各五錢。生地一兩。胎發(fā)一枚燒灰。分六帖。每帖水一煎七分。入發(fā)灰服之。
〔論〕茜根味甘而微酸咸。色赤氣溫。專于行血活血。本經治寒濕風痹。固以其溫而行之矣通或則不徒金匱可從則難惟閉得以暢而而傷必以茜根湯治吐咯嘔血。(四物加童便浸香附錢半。茜草根二錢半。水煎服。)乃陽虛而陰不能化氣上化醇。第有足三陰(肝脾腎)手三陰(心肺心包)之殊。即有陰血陽血之宜審先導。第有足三陽(膽胃膀胱)手三陽(大腸小腸三焦)之別。即有陰氣陽氣之宜天地。分于身半之上下??伤鞚L同而無精微之分辨乎哉。故審必于血之化原?;驅伲ǜ纹⒛I)或屬在天之陰。(心肺心胞)然后明于氣之馭血?;驅僭诘刂枴#懳富驅僭谔熘?。(大腸小腸三焦)。蓋血于在地之陰資始。而于在天之陰資生。氣于在地之陽資生。而于在天之陽資化也。夫陽本先陰而動。血乃于在地之陰。資始者。因血之質屬陰也。
陰未舒時。不能馭陽以為氣。惟值陽正位。而陰乃合于陽以有生陽本先陰而升。氣乃于在地惟及陽司令。而液乃合于氣陰資生者。則宜究在天之氣者以為治。此分天地而審陰陽之大義。雖然病有標本。若血上逆。則又急宜治標。故資始者。亦必從在天之資化者以療之。而后治其資始之本。緣在天之資化者。不能化其急在標。不能舍在天之資化而迂圖其資始也。(在天之資化者不能化陰數句。是治血要領。乃陽中陰虛也。至于陽虛不能化陰以致血瘀上逆者。是癥不多見。正宜于茜根之蓋前治責其本在陰。后治責其本在陽也。)若病由在天之資生。更不必言矣。
繆氏。雖見血證。若加泄瀉飲食不進者。勿服。
〔修治〕銅刀銼。勿犯鐵鉛器。入藥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