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東壁土

    作者: 楊時泰

    向東先見曉日。得初陽少火之氣者。若當午向南。則壯火氣衰。不用。(宗)氣味甘溫。治下部瘡。脫肛。止泄痢霍亂煩悶及溫瘧。昔一女忽嗜河泥。日食數(shù)碗。以壁間敗土調(diào)水飲之。遂愈。脾胃濕多。吐瀉霍亂者。東壁土新汲水攪化。澄清服之。蓋脾土喜燥而惡濕。取太陽真火所照之土。引真火生發(fā)之氣。補土而勝濕。則吐瀉自止也。嶺南方。

    治瘴瘧。香椿散內(nèi)用南壁土。近治反胃嘔吐用西壁土?;蛉‰x火所照之氣。或取西方收斂之氣。皆不過借氣補脾而已。(瀕湖)下部生瘡。濕氣侵脾也。得陽氣之壯。故能燥濕除瘡。

    脫肛亦大腸濕熱所致。甘溫而燥。故亦主之。其止泄痢霍亂煩悶者。甘能補脾胃。溫能和中也。又土得太陽初氣。能祛暑濕之邪。故主溫瘧。(仲淳)肛門凸出。故屋東壁上土一升。

    研末。以長皂莢挹末粉之。仍炙皂莢。更互熨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