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采收和儲藏:每年4-10月采摘葉,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陽山坡和山谷雜木林內(nèi)。
資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
天目木姜子,落葉喬木,高達(dá)20m。葉互生,闊倒卵形、菱狀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9-20cm,寬6-13cm,先端鈍尖或圓,基部稍耳形,全緣,厚紙質(zhì),葉脈紅棕色,側(cè)脈7-9對,兩面脈上均有短柔毛,老時上面漸變光滑;葉柄長3-7cm?;▎涡裕菩郛愔?,先葉開放,每5-8朵成傘形花序;總苞8片,闊卵形,外面有絹狀毛;花被黃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藥4室,內(nèi)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頂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圓形,熟時黑色,長約1.5cm?;ㄆ?-4月。果期9-10月。
散瘀止痛;。主扭挫傷;跌打腫痛
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采收和儲藏:每年4-10月采摘葉,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向陽山坡和山谷雜木林內(nèi)。
資源分布:分布安徽、浙江。
原形態(tài)天目木姜子,落葉喬木,高達(dá)20m。葉互生,闊倒卵形、菱狀倒卵形或闊橢圓形,長9-20cm,寬6-13cm,先端鈍尖或圓,基部稍耳形,全緣,厚紙質(zhì),葉脈紅棕色,側(cè)脈7-9對,兩面脈上均有短柔毛,老時上面漸變光滑;葉柄長3-7cm?;▎涡裕菩郛愔?,先葉開放,每5-8朵成傘形花序;總苞8片,闊卵形,外面有絹狀毛;花被黃色,6-8裂,裂片大小不等,外面有毛,雄花具能育雄蕊9,花藥4室,內(nèi)向瓣裂;雌花具退化雄蕊9,子房卵形,花柱近頂部略有短柔毛。核果卵圓形,熟時黑色,長約1.5cm?;ㄆ?-4月。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主扭挫傷;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