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敗醬草

    拼音注音Bài Jiànɡ Cǎo別名

    黃花敗醬、龍芽敗醬、黃花龍牙

    來源

    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敗醬(苦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狀莖、全草入藥。根春秋季節(jié)采挖,去掉莖葉洗凈,曬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凈曬干。

    炮制

    洗凈,曬干,切碎用。

    歸經(jīng)

    入胃、大腸、肝經(jīng)。

    性味

    辛、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用于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實(shí)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chǎn)后瘀滯腹痛等癥。

    用法用量

    0.5~1兩,鮮全草2~4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

    (1)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黃等配伍,用治腸癰(急性闌尾炎);與魚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蘆根等配伍,用治肺癰(肺膿瘍);與銀花、連翹等配伍,用治瘡癰腫毒,同時(shí)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配紅花、山楂等藥,治產(chǎn)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癥。配蒲公英、金銀花,用治急性結(jié)膜炎、結(jié)膜充血腫痛;配茵陳、梔子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

    (2)本品藥材來源較復(fù)雜,屬于敗醬科的敗醬草,僅在民間應(yīng)用,不見市售。據(jù)《中藥志》說:「今市售敗醬草主要有兩種:北方習(xí)慣使用菊科植物苣蒔菜的帶根全草;南方習(xí)慣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帶草全果?!褂终f:「北方多數(shù)地區(qū)作敗醬草用的苣蒔菜,在《植物名實(shí)圖考》中即稱作苣蒔菜,并非作為敗醬草的別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數(shù)地區(qū)作敗醬草用的菥蓂,亦為另一種藥物,《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淚出等??;敗醬草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惯@說明現(xiàn)在市上出售的敗醬草恐非古代所用的敗醬草,原植物即為菥蓂,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一兩,煎服。菥蓂一藥在臨床上應(yīng)用時(shí)常與清熱解毒藥與活血祛瘀藥配伍同用,不作單味藥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癰排膿的功效,有待進(jìn)一步研究。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國(guó)藥典》:百合拼音注音Bǎi Hé別名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藥百合、家百合英文名BULBUS LILII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
  • 《中藥大辭典》: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綱目》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功能主治孫思邈:“治腸風(fēng)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湯服?!罢洝吨兴幋筠o典》《中華本草》: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
  • 《中藥大辭典》: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瘜W(xué)成分參見“百合“條。歸經(jīng)《滇南本草》:“入肺?!靶晕丁兜崮媳静荨罚骸靶晕⒑?,味甘微苦。“注意《滇南本草》:“肺有風(fēng)邪者忌用?!肮δ苤髦螡?rùn)肺......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百味參拼音注音Bǎi Wèi Shēn別名小棕皮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微苦,溫。功能主治補(bǔ)虛斂汗,止血。......
  • 拼音注音Bǎi Wèi Yè別名沙癩葉、三股筋來源樟科百味葉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葉、根皮、莖皮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瘀血腫痛,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