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甘。性微溫。無毒。得金氣以生。升也。陽也。
【主治】主喉痹。齒風痛。諸瘡疥。(開寶)頭風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時珍)【歸經】入肝經。兼入胃經。為清熱明目之品。(補肝氣要藥輕浮上行)【前論】時珍曰。體輕性浮。能上行陽明分野。用治目中諸病。其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火。
此以上輕劑草部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總結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甘。性微溫。無毒。得金氣以生。升也。陽也。
【主治】主喉痹。齒風痛。諸瘡疥。(開寶)頭風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時珍)【歸經】入肝經。兼入胃經。為清熱明目之品。(補肝氣要藥輕浮上行)【前論】時珍曰。體輕性浮。能上行陽明分野。用治目中諸病。其明目退翳之功。在菊花之火。
此以上輕劑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