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鐵箍散

    《保嬰撮要》卷十一:鐵箍散處方

    芙蓉葉 黃柏 大黃 五倍子 白及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瘡癤癰疽。

    用法用量

    用水調(diào)搽患處四圍。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一《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鐵箍散處方

    生川烏30克 生草烏30克 生半夏30克 白及30克 赤小豆30克 芙蓉葉30克 五倍子30克

    制法

    上藥共研為細末,過羅。

    功能主治

    消腫毒,化堅硬。治無名腫毒,初起堅硬無頭,久不消潰。

    用法用量

    用醋調(diào)敷患處周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明·《證治準繩》:鐵箍散組成

    芙蓉葉、黃柏、大黃、五倍子、白及。

    用法

    上藥各等分,共研細末。水調(diào)如糊,敷患處。

    功效

    消腫箍膿。

    主治

    主治癰瘍腫痛。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腮腺炎、淋巴結(jié)炎、蜂窩織炎、癰腫、靜脈炎、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丹毒等。

    1.腮腺炎、淋巴結(jié)炎、軟組織損傷、癰腫、蜂窩組織炎:以鐵箍散軟膏、止痛散軟膏合用外敷治療腮腺炎、癰腫等1268例,療程平均10日。臨床療效評價以所有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及中性分類恢復(fù)正常為痊愈。結(jié)果:痊愈1242例,好轉(zhuǎn)26例,總有效率100%。(《陜西中醫(yī)》2005年第6期)

    2.靜脈炎:以鐵箍散局部外敷治療靜脈留置針輸液所致靜脈炎45例為實驗組,與50%硫酸鎂溫?zé)釢穹?5例對照。療效評價以局部疼痛和紅腫消失,靜脈完全變軟,灼熱感消失為顯效。結(jié)果: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46%,發(fā)生皮膚過敏2例;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56%,無皮膚過敏。(《護理研究》2009年第11期)

    3.闌尾炎:以鐵箍散合止痛膏外敷配合中藥及微波照射治療闌尾炎38例,7日為1個療程。療效評價以全身或局部癥狀完全消失,體溫及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fù)正常,右下腹麥氏點無壓痛或右下腹腫塊消失,并經(jīng)B超檢查證實為痊愈。結(jié)果:38例中治療1個療程28例,2個療程6例,超過2個療程4例;痊愈37例,無效中轉(zhuǎn)開腹手術(shù)治療1例。(《陜西中醫(yī)》2008年第9期)

    4.闌尾周圍膿腫:以鐵箍散加止痛膏外敷配合西藥及理療治療系治療組30例,與單純應(yīng)用抗生素治療31例對照。以全身及局部癥狀完全消失,白細胞計數(shù)恢復(fù)正常,右下腹麥氏點無壓痛,B超檢查證實為治愈標(biāo)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70.97%。(《河南中醫(yī)》2013年第8期)

    5.丹毒:以鐵箍散與止痛膏外敷配合西藥及微波照射治療下肢丹毒32例為治療組,與50%硫酸鎂濕服敷配合西藥及微波照射對照30例。5日為1個療程,滿2個療程后癥狀未消失者繼續(xù)治療,一并作為療效統(tǒng)計對象。臨床療效評價以治療10日后體溫、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紅腫灼痛消失,皮損消退出現(xiàn)皮皺,附近淋巴結(jié)明顯縮小或消退為痊愈標(biāo)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90%。(《陜西中醫(yī)》2007年第8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瘡瘍腫痛病癥。方用大黃、黃柏、芙蓉葉清熱消腫,伍以五倍子、白及收斂,消斂合用。臨床應(yīng)用以腫瘍疼痛,尚可消散,但見有化膿之勢為辨證要點。陰證瘡瘍,不宜應(yīng)用。

    現(xiàn)代研究

    早期文獻報道本方可治療蜂窩織炎、乳腺炎等病癥。

    方歌

    《證治準繩》鐵箍散,黃柏大黃芙蓉葉,白及五倍子研末,消腫箍膿敷之良。

    摘錄明·《證治準繩》
更多中藥材
  • 《普擠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選奇方》:倍子散別名麝香散(《余居士選奇方》)。處方五倍子(全)不拘多少。制法上藥用炭灰燒,候煙欲盡,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為細末,入麝香少許。功能主治主走馬疳。用法用量先以鹽湯漱口,敷患處。雖咽津亦無......
  • 《外臺秘要》卷八引《深師方》:倍術(shù)丸處方白術(shù)500克 桂心 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五飲酒澼。用法用量每次10丸,溫開水送下,一日二次。稍加之,日再。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桃、李、餐肉。摘錄《外臺秘要》卷八......
  • 處方白術(shù)加倍、陳皮、半夏(制)、白茯苓各等分,甘草減半。功能主治濕痰瀉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1盞半,煎服。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三十五引《辨疑》......
  • 處方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半斤;白術(shù)一斤。炮制上三味搗篩,蜜和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五飲酒癖;一曰留飲,停水在心下;二曰飲,水在兩脅下;三曰痰飲,水在胃中;四曰溢飲,水溢在膈上五臟間;五曰流飲,水在腸間,動搖有聲。皆因飲酒冒寒,......
  • 處方白術(shù)2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功能主治酒癖痰飲。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作3服,水1大杯,加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臟腑微動即安。摘錄《百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