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燈續(xù)焰》 附方

    作者: 潘楫

    知柏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知母、黃柏)

    河間秘真丸

    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氣不固。或有余瀝,及夢寐陰人通泄。

    龍骨(一兩)大訶子皮(五枚)縮砂仁(半兩)朱砂(一兩,研細(xì)、留一分為衣)上為末。面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招臏鼐啤崴蜗?。不可多服。

    豬肚丸

    治醉飽后遺精,神效。

    牡蠣(、另研極細(xì))白術(shù)(各四兩)苦參(三兩)豬肚一具(煮極爛、去油膜、搗如泥)上前三味,搗篩極細(xì)。同豬肚搗數(shù)百杵,令極勻。燥略增肚汁。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不但治遺滑,即勞瘦者,亦能肥也。

    清心蓮子飲

    (見第四十九)

    萆厘清飲

    治真元不固,不時白濁,或小便頻數(shù),凝如膏糊等證。

    益智仁川萆石菖蒲烏藥(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入鹽一捻,煎七分。食前溫服。一方加茯苓、甘草。

    六味丸

    (見第十六)

    錢氏導(dǎo)赤散

    (見第四十九)

    六一散

    (見第四十四)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