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雷公橘

    拼音注音Léi Gōnɡ Jú來源

    藥材基源:為白花菜科植物雷公橘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pporis membranifolia Kurz.[C.viminea Hcok.f.et Tboms.]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山灌叢或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雷公橘 藤本或灌木,高3-6m,新生枝密被銹色短絨毛,枝有外彎的小刺,莖上多刺。葉幼時膜質(zhì),密被銹色短絨毛,老時革質(zhì)或亞革質(zhì),無毛,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13cm,寬2-6cm,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向下漸狹延成葉柄,先端常縊縮而漸尖,尖頭長約1cm;側脈5-7對,兩面均凸起,網(wǎng)狀脈明顯。花蕾球形,密被易脫落的銹色短絨毛;花2-5朵排成一短縱列,腋上生,啟下向上花梗長約1-1.8cm;萼近相等,廣卵形,先端急尖,長5-6mm,寬約3mm,內(nèi)外均被短絨毛,后變無毛,邊緣有纖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7-10mm,寬2.5-3mm;子房卵形,長約lmm,1室,胎座2,每胎座約5-6個胚珠。果球形,直徑8-15mm,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表面粗糙;種子1-5顆,種皮平滑,褐色,長5-7mm,寬4-5mm,高3-4mm?;ㄆ?-4月,果期5-8月。

    性味

    酸;澀;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

    通經(jīng)活絡;消腫止痛。主風濕關節(jié)痛;跌打扭傷腫痛及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花菜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別名羊角菜(《綱目》),屢析草(《生草藥性備要》)。出處汪穎《食物本草》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的全草。夏季采收。生境分布生長于荒地,或栽培于庭園。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廣西、臺灣、......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菜子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Zǐ別名臭菜、臭花菜、羊角菜來源白花菜科白花菜屬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is gynandra (L.) Briq.]的種子,其全草亦入藥......
  • 拼音注音Bái Huā Cài Gēn出處《中國藥植圖鑒》來源為白花萊科植物白花菜的根。功能主治《中國藥植圖鑒》:“水酒等量煎服,治淋病?!坝梅ㄓ昧績?nèi)服:煎湯,1~3錢。摘錄《中藥大辭典》......
  • 《中藥大辭典》:白花藤拼音注音Bái Huā Ténɡ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白花藤的根。夏、秋采根鮮用,或曬干用。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溪邊等處。分布浙江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長,圓柱形,有棱溝。葉對生,有柄,葉片為......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花蛇拼音注音Bái Huā Shé來源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幼蛇干燥尸體。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性味甘、咸,溫;有毒。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止痙。用于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