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頭者諸陽之會,邪博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于頭也。若邪熱內蓄,蒸發(fā)腠理,遍身汗出,謂之熱越。今瘀熱在里,不能發(fā)越,熱蒸于陽,故令頭汗出也。何者。以三陰之經,至頸而還,不循于頭,獨諸陽脈上循于頭耳。夫頭汗出者,五內干枯,津液衰少,慎不可再汗也。一云、將欲發(fā)黃,先出頭汗,則頭汗之癥,發(fā)黃癥也,治宜清理濕熱。又有水結而頭汗出者,宜溫散水氣。若半表半里而頭汗出者,當和營衛(wèi)。
其或瘀熱在里,或熱入血室,并虛煩之癥,皆令頭汗,或吐或下,以去其邪。設或小便不利,濕家下后,又為陽脫而不可治也。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頭者諸陽之會,邪博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于頭也。若邪熱內蓄,蒸發(fā)腠理,遍身汗出,謂之熱越。今瘀熱在里,不能發(fā)越,熱蒸于陽,故令頭汗出也。何者。以三陰之經,至頸而還,不循于頭,獨諸陽脈上循于頭耳。夫頭汗出者,五內干枯,津液衰少,慎不可再汗也。一云、將欲發(fā)黃,先出頭汗,則頭汗之癥,發(fā)黃癥也,治宜清理濕熱。又有水結而頭汗出者,宜溫散水氣。若半表半里而頭汗出者,當和營衛(wèi)。
其或瘀熱在里,或熱入血室,并虛煩之癥,皆令頭汗,或吐或下,以去其邪。設或小便不利,濕家下后,又為陽脫而不可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