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嘔吐

    作者: 吳謙

    毒盛嘔吐二陳良,吞咽不利鼠粘湯,傷食吐酸大安效,氣虛作嘔和胃方。

    [注]

    嘔者有物有聲,吐者有物無聲,二證皆屬于胃,痘初出,嘔吐者是火邪犯胃,毒氣上騰,痘必紅紫,宜梔連二陳湯,自起脹至收靨,嘔吐者,是瘡集咽門,吞咽不利所致,須用鼠粘子湯,若傷食嘔吐者,吐必腥酸,宜用木香大安九,設吐后精神困倦,不思飲食,乃胃氣虛也,以參砂和胃湯主之。

    (梔連二陳湯)陳皮半夏姜炒茯苓甘草生梔子姜炒川黃連姜炒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毒氣沖胃吐頻頻,醫(yī)治須宜用二陳,陳半茯苓生甘草,梔連姜炒效如神。

    (加味鼠粘子湯)

    桔梗射干連翹去心荊芥防風山豆根鼠粘子炒研干葛水煎服(方歌)

    加味鼠粘湯極合,桔梗射干同連翹,荊芥防風山豆根,鼠粘子炒配干葛。

    (木香大安丸)方見驚搐。

    (參砂和胃湯)人參白術土炒藿香茯苓陳皮半夏姜制縮砂仁甘草炙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

    虛吐參砂和胃湯,人參白術共藿香,茯苓陳皮制半夏,縮砂甘草引煨姜。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