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蓐勞虛羸總括

    作者: 吳謙

    11。產后失調氣血弱,風寒外客內停瘀,飲食過傷兼勞怒,不足之中挾有余。寒熱往來臍腹痛,懶食多眠頭暈迷,骨蒸盜汗痰嗽喘,面黃肌瘦力難支,蓐勞先須調脾胃,后調榮衛(wèi)補其虛。

    【注】產后氣血兩虛,起居不慎,風寒外襲,瘀血內停,更或飲食厚味過傷,憂勞忿怒,乃不足之中挾有余之證。致生寒熱往來,臍腹脹痛,懶進飲食,喜眠臥,起則頭暈昏迷,骨蒸潮熱,盜汗,自汗,痰喘,咳嗽,面色萎黃,肌肉削瘦,氣力難支,名為蓐勞,醫(yī)治甚難。

    凡欲療斯疾者,必當先調理其脾胃,使飲食強健,能勝藥力,然后調其榮衛(wèi),補其虛損,始能痊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作者:
  • 作者:
    孫一奎
  •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