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克木
《云南中草藥》
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全年可采。切碎曬干或鮮用。
生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喬木,高20米。樹干粗直,禿凈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葉環(huán)和節(jié)。單葉互生;革質(zhì);寬卵形,長10~17厘米,寬9~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不分裂或掌狀3淺裂,掌狀脈5~7條;葉柄長3~6厘米;苞片狀托葉2片,長2~3厘米,厚革質(zhì),裹住芽體,脫落性。頭狀花序腋生,有10~12朵花;花兩性或單性;萼齒短,鱗片狀;花瓣2~5,條形,長為花柱之半,或不存在;雄蕊10~14,與花柱等長,花藥橢圓球形?;ńz絲形;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3個,花柱2。頭狀果序直徑2厘米;蒴果卵形。種子具翅,亮黑色。
酸澀,溫,小毒。
孕婦忌服。
舒筋活血,活絡(luò)止痛。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
內(nèi)服:煎湯,1~2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克木
出處《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全年可采。切碎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喬木,高20米。樹干粗直,禿凈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葉環(huán)和節(jié)。單葉互生;革質(zhì);寬卵形,長10~17厘米,寬9~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不分裂或掌狀3淺裂,掌狀脈5~7條;葉柄長3~6厘米;苞片狀托葉2片,長2~3厘米,厚革質(zhì),裹住芽體,脫落性。頭狀花序腋生,有10~12朵花;花兩性或單性;萼齒短,鱗片狀;花瓣2~5,條形,長為花柱之半,或不存在;雄蕊10~14,與花柱等長,花藥橢圓球形?;ńz絲形;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3個,花柱2。頭狀果序直徑2厘米;蒴果卵形。種子具翅,亮黑色。
性味酸澀,溫,小毒。
注意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活絡(luò)止痛。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