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HSV原發(fā)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現(xiàn)中和抗體,3-4周達高峰,可持續(xù)多年。中和抗體在細胞外滅活病毒,對阻止病毒經(jīng)血流播散和限制病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滅潛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復發(fā)。機體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細胞免疫起更重要作用,NK細胞可特異性殺死HSV感染細胞;在抗體參予下,介導ADCC效應亦可將HSV感染細胞裂解;細胞毒性T細胞和各種淋巴分子(如干擾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意義。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HSV原發(fā)感染后1周左右血中可出現(xiàn)中和抗體,3-4周達高峰,可持續(xù)多年。中和抗體在細胞外滅活病毒,對阻止病毒經(jīng)血流播散和限制病程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消滅潛伏感染的病毒和阻止復發(fā)。機體抗HSV感染的免疫中,細胞免疫起更重要作用,NK細胞可特異性殺死HSV感染細胞;在抗體參予下,介導ADCC效應亦可將HSV感染細胞裂解;細胞毒性T細胞和各種淋巴分子(如干擾素等),在抗HSV感染中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