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雉肉微寒卻補中,止泄止渴最有功,更除痰壅氣上喘,疥瘡五痔食之兇。
俗名野雞。無毒。主補中,益氣力,止泄痢、小便多,治消渴及痰氣上喘。除蟻 。《衍義》云∶雖野味之貴,食之損多益少。秋冬食之有補,余月有小毒,食之發(fā)諸瘡疥,五痔,痼疾。又不可與胡桃、木耳、蕈菌、蕎麥面、蔥豉同食,發(fā)頭風心痛,久食令人瘦。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雉肉微寒卻補中,止泄止渴最有功,更除痰壅氣上喘,疥瘡五痔食之兇。
俗名野雞。無毒。主補中,益氣力,止泄痢、小便多,治消渴及痰氣上喘。除蟻 。《衍義》云∶雖野味之貴,食之損多益少。秋冬食之有補,余月有小毒,食之發(fā)諸瘡疥,五痔,痼疾。又不可與胡桃、木耳、蕈菌、蕎麥面、蔥豉同食,發(fā)頭風心痛,久食令人瘦。